○天柱县蓝田镇中心幼儿园 雷显珍
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家园合作的良好时机。好的离园活动,可以为幼儿园一日活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巩固当天的教育效果,激发幼儿对第二天幼儿园生活的期待和向往。那么如何让这一环节更加有序合理,发挥出其特殊教育功能,成了每一位幼儿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开展离园活动的意义
新的《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满足幼儿在家庭以外的需求,推动幼儿多方面发展,让他们拥有一个有意义、快乐的童年,培养健康的身心。离园环节是一日活动的结束环节,教师应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幼儿和家长带来良好的活动体验,从而帮助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二、 开展幼儿离园活动的有效形式
1、 帮助幼儿整理穿戴
由于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还不是很强,虽然起床的时候老师给每个孩子已经整理过,但是经过一些活动往往又衣冠不整了,所以老师可以通过能力较强的幼儿相互检查,帮助整理好幼儿的穿戴:如扣子上下对眼了吗?鞋子穿反了吗?女孩的辫子梳好了吗?拉链有没有拉起来?冬天的时候毛衣塞在裤腰了吗?流鼻涕的孩子鼻涕擦了吗?吃过点心后擦嘴了吗等等,因为当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从老师手上把一个穿戴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孩子接回家去,即便没有语言的交流,家长也会满怀感激的。
2、保教人员默契配合
离园时间正是开放时间,一方面教师要与家长交流幼儿一日在园状况,而另一方面教师又不能放松对其他幼儿的指导,所以这就需要两位保教人员共同配合,这是开展好离园活动、保证离园活动质量的基础。在一位教师已经组织孩子开始有序离园活动的基础上,另一位教师此时最好能担负起放学前物品的分发、与家长的交流等工作。使家长既能看到孩子在幼儿园良好的游戏状态、整齐干净的精神面貌,又能及时了解孩子一天的学习活动情况。
3、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发生一些意外事情在所难免,这些事情有好的、有坏的,而往往涉及个别的幼儿,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个别交流。为了防止遗忘,教师可以事先和孩子说好,等爸爸妈妈来接你的时候,请爸爸妈妈等等,老师有事情找他。当一些事情(好的或者坏的)老师主动在第一时间和家长沟通后,事情处理的结果往往比较好。
4、组织幼儿回忆一日生活
现在的家庭都非常重视幼儿教育,家长接到孩子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做了什么?学了什么?”幼儿园一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但是孩子年龄小对于这么笼统的问题常常会无言以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离园这段时间,结合主题活动或当天的教育活动来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例如,活动后的延伸活动,白天进行了一个语言活动或游戏活动,在离园时可以请幼儿做领读员或游戏组织者,让幼儿根据当日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也能让家长了解相应的幼儿园生活,并为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提供机会。
5、开展形式多样的离园活动
幼儿在等家长来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消极等待的情况。开展多样化的离园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有效利用等待时间,稳定幼儿的情绪,而且能够帮助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合作能力与语言能力等。
(1)安静活动
如可以组织幼儿看图书、听故事、听音乐、玩橡皮泥,还可以组织幼儿选择区角活动。另外教师还可以带幼儿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谈心,对幼儿进行个别辅导等。
(2)游戏活动
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因为离园时候人数少, 没有拥挤和等待,幼儿可以选择平时选不到的材料,再则幼儿也不会感觉在等爸爸妈妈来接,更不是老师在管着他们,而是在快乐的活动中和爸爸妈妈离开幼儿园的。
总之,离园前的活动是琐碎的、有规律的,也是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老师要把离园这段宝贵的时间更好地利用起来,并在不断地组织与实践中总结,在反思中不断地调整、改进,从而有效地挖掘离园活动真正内涵和价值,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