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黄可汗) 自今年开展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以来,榕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抢抓机遇,积极申报,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五招并进全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
战略引领绘蓝图。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榕江县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榕江县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部门和人员职责、资金保障和督查问效。建立榕江县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由召集人或者副召集人组织,每月适时召开1次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省、州、县三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试点建设顺利推进。遵循空间规划、肌理匹配、资源充分利用原则,在各乡镇推荐的23个点中确定1个省级示范点,3个州级示范点,19个点县级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确保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工作开展有层次、推进有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规划引领谋全局。聘请贵州米郎设计公司、浙江大学湖州休闲农业产业研究院、禾泽都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炎黄联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贵州财经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等5家单位作为规划设计单位,负责省、州、县三级试点编制总体规划。规划设计单位选派规划团队深入试点村开展现场调研,真蹲实驻,根据试点村实际需求和优势编制规划,确保规划可落地实施。目前,省、州4个示范试点村“一方案两规划”已完成编制并通过评审,19个县级试点村已通过县级初评,现正在按程序报县人民政府审查批复。
业务指导把方向。组织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业务部门负责人、试点村书记、驻村规划师、指导员100余人,邀请示范点专业设计团队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培训会,分批次集中学习田园乡村建设政策和专业知识。同时,引导试点乡镇街道以“院坝会”“坝坝会”、发送宣传单等形式进行田园乡村建设知识宣讲,做到理论知识明白、工作推进有力。目前,全县召开田园乡村建设知识培训“院坝会”50余场次,5000余群众参与聆听。
资金整合保落实。强化部门资源整合,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聚焦重点领域,统筹整合资金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特色田园乡村资金拼盘方案落实工作。截至目前,统筹落实2021年度财政资金6984.76万元用于各级示范试点村打造,共计实施项目48个(衔接资金实施项目43个4880万元,东西部资金实施项目4个1404.76万元,住建部门财政资金实施项目1个700万元)。其中统筹落实财政资金2030万元用于支持省级乐乡村产业发展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落实财政资金2654.76万元用于支持州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统筹安排中央第二批衔接资金2300万元县级试点村(含参照州、县级标准)建设。
项目落地展新貌。由县乡村振兴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击,确保政策、资金、技术、项目等要素重点聚焦试点。此外,遵循“把规划还给乡村,把设计还给农民”理念,各乡镇街道引导党员、乡贤、致富带头人、农技能手、巾帼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维护全程参与,打通田园乡村建设接地气的各个环节,使老百姓成为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村习俗,全力推动试点先行先试。据了解,榕江县忠诚镇省级田园乡村示范点乐乡村在示范点建设过程中获得2021年中央第二批衔接、东西部协作和各类涉农资金2030余万元,发动群众500余人,已实质开工建设5个项目,其中宜居农房建设示范项目立面已完成搭架25栋,外墙粉刷20栋,15栋房屋屋顶改造,室内提升完成2栋;完成村内生态水渠渠道面上清理;完成进寨路项目设计规划及放线并开始动工实施;完成村内花街路面清理工作并利用鹅卵石进行路面铺设,完成工程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