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25日

撸起袖子实干 全力以赴落实

黔东南州发展改革委党组 书记、副主任 杨琼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玲

“听了罗强同志代表第十届州委作的报告,我很受鼓舞、倍感振奋。”党代表、黔东南州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琼在听了罗强同志作的报告后有三点感受,一是政治站位高,二是谋划部署实,三是民生情怀浓。《报告》总结的“七大成就”鼓舞人心,系统分析“四个方面”的机遇优势令人振奋,谋划部署“7个黔东南”的目标任务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州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担当,是一个与时俱进谋发展的好报告。

近年来,州发展改革委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各项安排部署,着力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主动发力、积极作为,努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努力争资争项。杨琼介绍说:“2017年至今我州共获得中央、省各类政策资金264.46亿元。这些资金为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民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年来,州发展改革委聚焦重点领域、民生领域,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项目建设大比武为抓手,实施州传染病医院、州工业学校、雷山鸡鸠水库等一批强基础、增后劲、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2017年至今,全州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2690个,总投资15578.22亿元,完成投资3322.3亿元,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经济总量从2016年的792.92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1191.92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

“我们始终坚持突出绿色发展,守好两条底线,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样板。”谈到生态发展,杨琼说,五年来,我州大力开展污水处理和石漠化治理,建成污水处理厂111个,完成石漠化治理262平方公里。黄平、施秉等8县获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雷山县成为首批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和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生态资源逐渐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打造“两山”理论新样板夯实了基础,打通了路径。

下一步,州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州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高质量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决落实“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紧扣2022年重点工作抓落实。

--> 2021-12-25 1 1 黔东南日报 c176630.html 1 撸起袖子实干 全力以赴落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