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魏艳铃 龙雪) 近年来,丹寨县坚持把茶叶、吊瓜等优势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扎实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进入冬季,正是吊瓜管护的关键时期,丹寨县各基地、合作社抢抓有利时机,加紧实施冬季吊瓜管护。走进龙泉镇马寨村的吊瓜基地,村民们正手持锄头,对吊瓜根部进行防冻管护,现场一片忙碌。
“我们正在管护吊瓜根,不能让它的根被冻坏,明年的芽生长得好我们才有更多的收入。”龙泉镇马寨村村民潘中云一边说,一边忙着给吊瓜的根培土。
在马寨村,大部分村民都将自家土地流转到合作社。余世芬是当地村民,以前她家的土地都种农作物,收入不稳定。现在,她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后,每天到基地干活,除了租金收入,还能在家门口挣到工钱,日子越过越甜。
“村里种吊瓜,一年四季都有活做,我们管护、采摘吊瓜都能得到工资,生活得很好。”余世芬谈起现在生活满脸的笑容。
除了发展吊瓜产业,马寨村还大力发展茶产业。为提高茶产业品质,打响茶产业文化品牌,从10月底茶苗进入移栽期以来,技术人员每天下沉基地,手把手教学指导,确保茶产业项目高质量推进。
“我们之前把茶苗种好了,现在到冬天再给它护理一次。现在种茶都是靠技术,我们会指导老百姓怎么种植,不像以前他们没有技术,种下去后不会管护,茶树成活率低。”技术指导员罗祖坤希望把茶产业做得更好、更强大。
近年来,丹寨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念好“山字经”,打好“产业牌”,建起大棚育苗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发展中药材12万余亩、茶叶12万余亩、蔬菜5万余亩、蓝莓3万余亩,做实做好“产业富民”这篇大文章,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