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金融学院 朱培松
广府文化是以广州港为核心而产生的。广州港是珍稀的天然良港,不冻少淤,地理位置优越,东面太平洋,南邻东南亚,千年风雨,千年不衰,在人类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广州港不仅让优质的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同时也让优质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总体来说,广府文化,是一种开放与包容的文化,一种先进与文明的文化。因此,在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建构过程中,广府文化应当作为重要的文化基础。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贸易模式。
一、历史优势简释
广府者,广州也。广府,自古是对外贸易的重要中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据史书记载,秦时,当时的番禺,即今日的广州,已经设港,且很快发展成为当时重要的都会之一。三国时期,吴国将其所辖的交州一分为二,由此产生了今日所谓的广州。同时,东罗马帝国的货物,根据当时政府的要求一律登陆广州,于是广州正式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宋时期,对外贸易空前发达,广州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大港,同时也是东方第一大港。元代时期,尽管有一些竞争者,例如泉州港,但广州仍旧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优势地位不衰,甚至超过前代。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成为主流,但基于自身的需求,统治者也只能网开一面。广州,凭借自身独特的历史区位优势,成为独一的对外窗口。改革开放时期,广州再度成为对外贸易与交流的中心。由此可见,广州的价值是独特的,广州的发展不是偶然的。因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不能离开广州。
二、人文优势简释
广府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多元,其独特的价值使之具有独特的优势。广府文化,首先,是一种多元的文化。广府文化发端于古代中原移民与古代南越部族的交流。因此,从一开始,它就是多元的。由交流所产生的文化,更加具有包容性,尽管在其产生的过程中存在冲突,甚至是激烈的冲突,但成形以后,它将始终保持包容的秉性,这一点,显而易见于其发展的过程中。广府文化的发展,在于与海外的贸易以及与海外文化的交流。由于已经具备了交流的经验,因而其发展的过程是十分迅速的,且十分顺利的。同时,这种文化是外向的,不以自我为中心,愿意学习,也愿意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广府文化才能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在世界各地生存下来,保持自身的特色,又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
三、区位优势简释
广东省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因而也是最适宜开展海洋贸易的省份。广东省,自古以来就与其他国家有着极为活跃的海运关系,因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与国防地位。相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其他港口,广东省的港口地理优势十分显著。首先,其是最为便利的途径,以通向亚非拉等国家。同时,其具有极强的运输能力。目前,广东具有至少五亿吨的海运能力,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这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即便在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经济陷入萧条,广东省的港口承担起了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持续的重任。据统计,当年广东省的海运量为6.39亿吨,位列全国第一。因此,作为广东省省会的广州,自古是广东的经济与文化中心,未来必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
四、侨胞优势简释
广东省同时也是海外移民大省,有“第一侨乡”之称。在移民的过程中,广府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由于广东籍侨民约占海外华人的六成,因此广府文化实际上是最为重要的海外华人文化。与此同时,广东省的华侨自古就有爱国爱乡的美德,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为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例如,改革开放之初,最积极的投资者是海外华侨,尤其是祖籍是广东的华侨。据统计,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广大华侨与港澳台同胞先后持续直接投资2000亿美元于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创办企业4万余家,占外资的七成。这种优势是独特的,也是巨大的,且显然与广府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中可见,广府文化是一种具有极强凝聚力的文化,而且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文化。即便在海外,它仍旧能够保持自身的特色,不被改变。
五、产业优势简释
广东省是我国首屈一指的经济大省,广东省的GDP已经达到11.07万亿元(2020),其影响力显而易见。同时,广东省也是我国名列前茅的工业大省,产业部门全,发展良好,潜力巨大。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人力资源、技术储备,珠三角成了跨国公司采购订单与组装订单的中心。同时,广东省始终积极探索新型的产业发展路径。近年来,利用互联网,广东省迅速实现产业升级,尤其是注重文化产业的建设,以原有产业为基础,通过“广交会”等传统平台推广新型文化产业,成效显著。
作者简介:
朱培松,广东金融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红色旅游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广府文化记忆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构》(项目编号:GD17XMK23);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基于课程实例》(项目编号:2019GXJK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