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卫芳
近日,一位镇领导到联系村去慰问困难户。这次他并没有带上任何慰问品、慰问金,而是向困难户详细了解其家庭所需,准备下次再按“需”慰问。这位领导说,只有按“需”慰问,才能真正做到“精准慰问”。笔者听了,不禁为这位领导的“精准慰问”之举拍手叫好。
据笔者了解,一直以来,领导干部下基层慰问时,往往都是“一个模式”,不是送棉被、棉衣、大米、油,就是送化肥、农药等。有的甚至年年慰问,年年送棉被。结果,有的困难户家中棉被多的没有地方存放,不得不又送给了邻居。可见,这种“模式化”的慰问效果不佳。
笔者以为,“慰问”也应讲“精准”。因为困难户的家庭情况各自不相同,所以慰问时就决不能“一视同仁”。像那些因病致困的困难户,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药品,假如慰问时给他们送棉被、棉衣,这样的慰问显然没有达到目的。可见,“精准慰问”十分重要。
眼下,又到年底,各级领导干部的慰问活动即将开始。笔者衷心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去困难户家中慰问之前,不妨多学学前文所指的那位镇领导的慰问方式,多些“按需”慰问,少些“走过场”的慰问,多些“精准”慰问,少些“模式化”的慰问,让“精准慰问”成为一种常态,从而让慰问真正温暖困难群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