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春梅) 农村群众的健康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施秉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高全县人均预期寿命为主线,着力优化健康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健康保障。
立足健康需求,抓医防融合。建立健全基层慢性病“防、治、管、教”四位一体新模式,实施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和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完成老年人体检10983人,“两癌”筛查6001人,共检测出疾病6901例。实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孕产妇早孕率为94.6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56‰。建立居民规范健康档案12.63万份,全部纳入健康管理。完善签约服务激励机制,激发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选优全科、专科医生120人组建32个服务团队累计完成签约服务122781人,实现应签尽签。精准实施贫困人口大病集中专项救治605人,适时进行回访复查,跟踪治疗。逐步实现“未病先防、小病早治、慢病常管控”目标,为基层群众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立足服务能力,抓医药改革。强化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着力提升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选派二级以上医院专业技术人员24名下沉乡镇卫生院进行传帮带教,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今年以来,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达18.01万人次,较2020年同期增加5.7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占比达50.72%,较2020年同期增长6.59个百分点,县域内群众就诊率达到96.4%。
立足就医环境,抓基础建设。施秉县将基层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扎实推进,基本构建了“15分钟城镇医疗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医疗健康服务圈”。完成县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医技综合楼主体竣工,县疾控中心业务楼竣工及核酸实验室装修工程,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并积极推进建成运营。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77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标准化建设项目,8个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馆,实现全覆盖目标,均配有中医药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计23名,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做好群众健康“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