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29日

风起扬帆劲 昂首阔步行

—— 黔东南州2021年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综述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开栏的话

回首2021年,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州各项事业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书写了新时代黔东南发展新篇章。2022年州两会召开在即,为总结过去一年我州各领域的发展成就,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的一年牢记嘱托,接续奋进,本报即日起开设“喜迎州两会”专栏,敬请关注。

——炉碧园区玻璃产业链、台江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镇远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链、锦屏鹅(羽毛球)产业链正逐步形成;

——2021年1-11月,全州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0户;

——十大重点工业产业全口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6亿元、同比增长11.7%;

——形成“万企融合”标杆项目9个、示范项目90个、带动企业134户,年内新建5G基站2006个,累计建成开通3076个,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7.08亿元,同比增长13%。

……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印证着2021年我州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迹。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一年来,我州继续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十大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初步构建了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全州工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深走实,工业经济呈现“稳步复苏、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三穗县的贵州鼎盛服饰有限公司看到,成衣陈列室中的100余款产品让人耳目一新。据了解,该公司生产的高档无缝针织、美体束身等系列运动服饰和内衣产品出口法国、西班牙、新加坡等10个多国家和地区。该公司通过技改,不断提升技术开发能力,公司产能从年产1200万件发展到了年产2400万件。

贵州煌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结晶碳化硅内燃机颗粒捕集器后处理装置专用载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围绕蓝莓产品,积极探索加工技术,申请发明专利8项、外观专利15项,蓝莓酒生产技术处于国内果酒领域的领先水平,为丹寨及周边多个县市的蓝莓种植户提供了稳定的市场,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全力推动工业生态化、生态工业化,我州依托资源禀赋找准抓实主导产业,围绕打造5个百亿级、3个50亿级、2个30亿级产业目标,全力推进县(市)主导产业发展。目前,基础材料、新型建材、现代能源、生态特色食品累计产值超200亿元,占比达到72%以上。

在抓龙头企业方面,我州研究制定《黔东南州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建立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上规入统企业培育库和州县两级领导常态化联系机制,推动其亚铝业、台江天能、宏泰钡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出台《黔东南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分梯度、分批次培育上规入统“专精特新”企业,并进行动态管理。

立足优势,优化工业产业布局,着力培育引进一批龙头企业,不断优化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百亿级铝加工、玻璃、钡化工、新能源、木材加工、民族医药、生态特色食品、电子信息、民族工艺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在抓产业链条方面,锦屏深入挖掘鹅产业附加值,以政府主导创建鹅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做强鹅产业链、接二连三延伸鹅产业链,掀起“一片鹅毛”引发的产业蝶变。镇远围绕云睿电子、安兴电子,引进上游电容器生产企业,拟引进下游电极箔正、负极材料和导针、电感器等项目,加快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链。

为提升产业供应链水平,我州全面分析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黔玻永太、海生玻璃、台江天能二期、锦屏亚狮龙等优强企业项目。在推进工业互联网方面,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对接活动,搭建供需平台推动企业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实现提质增效降本。

在抓园区建设方面,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平台、主阵地,推动优势资源、要素、企业、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园区提档升位。

今年来,全州共获省新型工业化基金、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专项债等政府资金支持项目66个,获资金2.1亿元,其中:基金项目1个、获支持1亿元,专项资金项目64个、获支持3972万元,专项债项目1个、获支持7000万元。

在抓要素保障方面,健全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机制,深入开展企业(项目)“大服务、大走访”行动。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积极组织应对错峰限电,着力将限电影响降至最低。

与此同时,对尚未办理土地产权及厂房产权的规模以上企业,纳入州政府要素保障专班督办台账。不断加强对黔玻永太等重点企业用气协调保障,梳理全州工业园区用气需求,提前谋划2022年用气指标申报工作。

在抓生态环保方面,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推动工业生态化、生态工业化,把绿色打造成黔东南州新型工业最靓丽的底色。继续督促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引导企业实施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实施传统行业绿色改造升级。扎实开展工业节能,积极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加大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

一年来,我州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要求,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紧紧围绕十大重点工业产业,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产业革命、林下经济、坝区经济结构调整,汇聚全州“大抓工业”的磅礴力量,大力实施工业产业发展提升行动。目前,我州十大工业产业加快发展,“双千工程”改造项目732个、引进优强企业61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累计达18%以上。各地实施强有力的政策,使更多像贵州鼎盛服饰一样的公司,通过工程改造,推动了实体经济“强筋骨”“长肌肉”。

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机遇,我州始终把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培育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始终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原则,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跨越。

--> 2021-12-29 —— 黔东南州2021年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综述 1 1 黔东南日报 c176934.html 1 风起扬帆劲 昂首阔步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