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2月30日

把“烦心事”办成“舒心事”

——黔东南群众点赞中央环保督察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佳丽

自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贵州开展督察以来,黔东南高质高效抓好影响群众生活起居、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等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把群众理不理解、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作为群众信访投诉案件办理的根本标准,对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立行立改限时整改,实实在在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获得群众的点赞与支持。

截至12月27日,全州累计收到中央第二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139件,阶段性办结59件,办结42件,案件办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收到“贵州申安湖羊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饲料随意堆放、羊粪未及时清理、夏季孳生蚊蝇、异味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的信访交办件后,岑巩县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深入养殖基地走访调查核实,并督促限时落实整改措施。

12月23日,记者在养殖基地看到,场内干净整洁,饲料摆放有序,环保管理规范,没有传统养殖场粪便堆积、污水横流、气味难闻的景象。“我觉得湖羊公司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卫生也打扫得很干净,羊粪都是用烘干机在烤,没有什么异味了,环保督察整改得十分到位。”家住岑巩县龙田镇都素村村民陈国强表示,住在附近基本不受影响。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针对粪便加工生产这个环节,公司更改采用罐体式发酵除臭工艺,抑制臭味的产生;在肥料加工生产环节,公司采用快进快出方式,避免因肥料堆积产生虫卵,下一步我们将采用活性菌群从根源上去解决苍蝇蚊虫孳生的问题。”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尚兴表示,在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企业建立起长效机制,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和卫生死角,持续改善环境。

在黄平县野洞河镇泥巴寨村下坡塘黄泥坡组,村民黎应兰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寨上有垃圾箱啦,家家户户都搞得干干净净的,打扫卫生产生的垃圾统一倒在里面,满了他们就派车拉走。”据了解,接到该村“寨子里未安置垃圾箱、生活垃圾随意丢弃、雨天垃圾渗滤液流入山脚生活用水取水点(水井)”的信访件后,黄平县、野洞河镇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就派人到该村现场检测水质2次,并给村里配备了2个垃圾箱,村民们都非常满意。

记者在现场看到,寨子广场上和生活用水取水点100米处,崭新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箱已投入使用。村里环境整洁有序,进村公路、入户小道、娱乐广场等打扫得干干净净。“不仅新增了垃圾箱,我们十多户村民的饮用水,县里面也请专业人员鉴定了,都是合格的。环保督察这么给力,今后我们也要爱护好身边的环境。”家住泥巴寨村下坡塘黄泥坡组的吴贤国表示。

落实整改后,野洞河镇还及时组织乡村振兴工作队及村“两委”进行信访入户回访,共回访群众29户,发放生态环境满度调查问卷29份,收回29份,群众满意度100%。

12月15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剑河县转办一件关于反映革东镇某养殖场雨天污水流入县城的信访举报件。接到信访件后,剑河县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开展现场核查,会商研判,制定整改方案,强力推进信访件的办理。

根据整改方案,剑河县农业农村局对信访件提及的养殖场的排污设施进行了整改。对养殖场实施固液分离改造,对现有的化粪池储存污水妥善清理,杜绝了化粪池外溢现象。同时,为提升该养殖场收集处理能力,要求其新建一个污水收集池,扩大污水收集池的容量,满足养殖场的污水收集需求。结合养殖场周边农田较多的情况,科学实施养殖粪便归田还土,合理利用,实现生态与利用双赢。整改取得明显效果。

“这几天,政府的人来让他们整改,处理这个污水,现在沟里粪水不见了,也闻不到臭味了,我觉得蛮好的。”居住于养殖场下方不足200米的屯州村村民潘留妹,对整改后的情况表示满意。据潘留妹介绍,此前她房屋边上的小沟总是有猪粪,臭味很重,影响了一家人的生活,经过这次整改后,小沟变得干净了,人也舒心了许多。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黔东南州围绕事关生活起居、影响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的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全力全速抓整改,实事求是不回避,主动作为不拖延,解决了一批具体问题,下一步,将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减少群众烦心事,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

--> 2021-12-30 ——黔东南群众点赞中央环保督察 1 1 黔东南日报 c177039.html 1 把“烦心事”办成“舒心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