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潘仁福) 今年以来,龙场镇黄腊村驻村工作队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采取“五个创新”工作法,跑出黄腊乡村振兴加速度。
创新党建引领机制,确保基层党建工作不掉队。成立“双书记”(即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联席会议调度工作机制,建立议事规则、谈心谈话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实行双书记上党课,双书记带党支部,党员带群众“双带”学习模式,指导村党支部综合运用线上线下两种资源,探索形成线上“微信群、网络资源灵活学”、线下“召开支部大会、三会一课和入户宣传坝坝会结合学”等多种学习新模式,确保村党组织有机制有制度、强化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不放松,队伍建设不掉队,凝聚起党群干群合力共推乡村振兴。
创新驻村管理模式,确保驻村干部到位不越位。建立健全驻村定期例会制度、工作对接制度、工作座谈制度、经验孵化制度,乡村振兴帮扶机制。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共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对接具体帮扶事项。严格落实上下班签到签退制,实行请销假报备制度,村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村级重大事项需共同参与、共同谋划、摆正其位置,在决策中确保驻村干部到位不越位,补位不缺位。
创新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群众脱贫不返贫。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紧盯“三类重点户”,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大排查,以实现巩固好“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确保监测对象帮扶措施全覆盖。在特殊群体政策帮扶上,严格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同时,着重摸清家庭底数、算好“经济账”和“政策账”,更加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对符合纳入低保的及时评议纳入低保,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不反弹、不致贫。
创新帮扶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落地不减速。按照凯里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黄腊村驻村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创新探索帮扶机制,采取“志智双扶”“精神扶贫”、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的帮扶举措,通过“驻村干部实际提、帮扶单位研究帮”双重帮扶管理模式,齐抓共管,抓好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帮扶力度,确保项目建设落地不减速。今年以来,共筹集14.5万元成功新建成2个寨门、三个自然寨组的饮水工程和50亩秋冬种(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得到群众认可和好评。
创新关心关爱举措,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脱贫攻坚成效,扎实开展“抗疫情、保民生、暖民心、献爱心”实际行动,确保“五保户”“低保户”“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给予更多关心和关爱,落实包保责任制,建立长效机制。今年以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主动出击、实干担当,疫情期间,全力给予留守老人上门服务,亲自给予免费接送接种疫苗献爱心;在贫困群众急需解决家务事情上付真心,驻村第一书记主动联系商家、单位干部及亲朋好友给予贫困户吴珍美、张珍林、谢土生等销售肥猪8头,解决其生猪市场销售后顾之忧;在特殊群体人员和留守儿童帮扶行动上暖民心。因受寒气影响,积极向政府申请棉被棉衣等取暖物资,免费发放给予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众,解决3户五保户、3户新增低保户和1户因病边缘监测户燃眉之急,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同时在“六一”儿童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协调帮扶单位2600元解决了10户留守儿童和2户退伍军人子女慰问,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