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十中学 文四竹
兴趣是行动的源泉和动机。兴趣教学的运用始终是教育事业发展中恒久不变的推动剂。它能够使教学充满了新鲜感和吸引力,同时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因此,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备先进的理念,端正教学的态度,以此为基准来助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全面升级,实施兴趣教学,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态度,冲破学习难题和束缚,得到更大的收获,养成科学的思维和体系。教师也要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当下的初中生在学习、研究和分析道德与法治问题时,尚且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如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信心、创造力等方面。教师要试着让学生释放出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热情,从而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收获成长与进步。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仍处于思维发展的阶段,比较喜欢新鲜事物,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发达,有很多先进技术能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常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按教材对学生进行讲解,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目前教育水平较高,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完全能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来促进兴趣化教学的构建和实施。例如,在教授“走进法治天地”,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法律法规的图片让同学一一识别。教师也可将一些有关法律法规的故事录制成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学习。学生喜欢以故事形式的教学形式,教师就可以引入相关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等来展开教学,符合学生的喜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能让学生对课程学习有正向的态度。我们试想,一堂课在开始的时候很平淡,那么学生会有兴趣继续下一步的学习吗?如果一堂课一开始就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就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才能顺利解决传统课堂中效率不高的问题。例如,在讲授“青春时光”这一单元时,考虑到学生不会喜欢那些枯燥的文字资料,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小游戏来导入课堂,学生会很感兴趣,动脑筋思考。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出正式的课程内容“青春时光”,从而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索其中的规律,收获知识和快乐。
三、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讨论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教师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和生活相关联起来,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化的学习,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生活化的教学,也让学生和教师产生良性互动,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趣味性,进而促进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发展。
例如,在讲授“探究生命”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要让学生从每天的点滴做起。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阶段搜集生活中那些轻生的案例,以及遇到挫折仍不断奋斗的案例,通过案例丰富学生的人生感悟。如,以生活中那些轻生的例子为例,将死亡分为许多种,而轻生则是对生命最大的不敬,不但给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而且对自己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透过一系列生活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生命的宝贵,也认识到生命间的休戚与共。
四、借助案例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案例可以更好地解释教师在课堂上所要表达的内容,借助案例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案例学习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有趣的事,能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授“在集体中成长”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借助案例教学,如小明在值日的时候,第一个来到学校为同学打开教室。在开了教室的门之后,主动去拿了扫帚把教室的卫生打扫干净了,还拿着抹布给同学擦了桌子上的灰尘。在做值日生时,小明同学尤其认真,是同学们的榜样。但是值日生在值日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一次小红同学在打扫卫生时,她刚刚打扫干净,就有同学跑过来踢翻了垃圾桶,刚扫完的地方又多了一堆垃圾。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案例来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讨论,怎样做好值日和在别人值日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等等。如此,通过以优秀学生为例,使同学们明白自己在值日时应该做些什么,同时也会明白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形成良好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五、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参与
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在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一是可以锻炼学生合作意识,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时机、自由,让更多的学生懂得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可以逐步提高的,而提高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和自己的同伴合作,同时能精诚合作、彼此帮扶,化解各自的学习问题和学习障碍,在学习中给对方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让整个的学习团队保持更为强大的学习活力和思考热情,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能够起到更为重大的意义。
例如,在讲授“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课时,教师不要一开始就讲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把问题抛给学生:“作为初中生,我们在社会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尊重他人呢?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具体是什么?”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讨论,但答案并不唯一,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有的学生说话带脏字、随地吐痰,有的同学说在电影院里大声喧哗,还有的同学说买东西不排队……这时,教师可以给予恰当的引导:“好极了,那么你想对这些人说什么呢?”通过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断提升学生能力。
教师应与时俱进,采用“兴趣教学”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去驱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懂得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有趣味、有活力、有智慧的课程,而教师也要带着充足的热情和热忱去完成任务,彼此互动,实现综合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