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凝心聚力新时代,砥砺奋进又一程。回望过去五年,时间为政协第十二届黔东南州委员会工作写下了不平凡的注脚。
五年来,在中共黔东南州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州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扣新时代政协性质定位,聚焦新方位履行职责使命,广泛团结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紧紧围绕全州发展大局凝心聚力、建言献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历史起点,作出了积极贡献,各项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铸牢初心之魂,在坚定政治方向上把牢“政协站位”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成立的初心和共识。五年来,州政协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保政协事业方向正确、行稳致远。
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把学习党的理论同发挥视察调研、协商议政等活动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结合起来,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全面贯彻党的主张,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依章履职尽责,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州委决策部署,将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各族各界思想共识。同时,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及“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把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中心工作的实际成效。
聚焦时代之问,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勇扛“政协担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原则。在我州一张张经济、民生满意答卷的背后,有州政协与州委州政府同频共振、互促双赢的坚实履职足迹,通过有力有效的履职活动,广集良策、广聚共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高扬脱贫攻坚“主旋律”。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推动我州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搬迁群众就业创业、“两山”地区的扶贫与群众增收等情况开展视察调研,积极建言解决脱贫攻坚及成果巩固突出问题,积极发出黔东南好声音,相关意见建议得到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批示,受到职能部门的重视。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奏好高质量发展“和弦曲”。把紧跟发展、参与发展、服务发展作为履职主线,聚焦“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实施,就我州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建言献策。
唱响政协实干“最强音”。在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中,都有政协人的身影。决战脱贫攻坚,160名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163个乡镇,401家委员企业联系492个村,2648名政协委员帮扶12269户贫困户,协调、投入物资15.77亿元。战疫情、敢担当,广大委员立足本职岗位勠力抗疫,出动3000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和物资筹集,提供超过1000万元的物资支持。
力行为民之举,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彰显“政协情怀”
小切口,大视角;小民生,大社会。五年来,州政协牢记初心使命,以履职为民的实际成效体现人民政协的为民情怀:围绕民生领域热点察民情,聚焦民生问题协商暖民心,紧盯民生实事办理惠民利,替大众发声,为群众代言。
就产业扶贫、民生实事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召开州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协商,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就公办幼儿园不足、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厕所革命”、农村食品安全、全民健身活动场馆和户外运动场地不足等问题,召开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议、对口协商会议建言献策。并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院坝协商”,指导16个县(市)政协将政协职能延伸到基层、协商阵地搭建到基层、协商文化培育到基层,主动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协商,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坚持团结之本,在凝聚共识合力上强化“政协功能”
五年来,州政协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在履职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努力为改革发展减少阻力、增添动力、激发活力。
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系列学习活动,组织委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和统一战线历史、人民政协历史,引导委员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搭建委员履职平台,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界别委员履职尽责,五年来,各党派团体提交集体提案146件、大会发言70篇。深化协作联谊交流,组织53个考察组到25个省(区、市)考察学习,接待全国政协和部分省、区、市政协256批次到我州考察学习,得到各县(市)政协的大力支持,既学习借鉴了省外、州外的好经验好做法,也发出了黔东南好声音。
矢志履职之效,在锻造过硬本领上展现“政协新貌”
打铁还需自身硬。按照新时代人民政协要有新样子、新时代政协委员要有新气象的要求,常委会和广大委员坚持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的理念,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创我州政协工作新局面。
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全面加强委员队伍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举办学习培训班9期、专题讲座20次,参加人数2000余人次,强化政治理论和政协业务知识吸收,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五年来,共调研52次,视察45次,召开协商会议58次,报送协商报告、视察报告、调研报告68篇、《委员之声》23期,得到州委州政府领导批示肯定72次。强化提案征集引导、立案交办,坚持州领导领衔督办,交办的提案办复率100%,提案工作提质增效,苗年侗年上升为法定假日的建议写进我州自治条例,创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州等建议得到推动落实。对60多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新制定《委员履职考核办法》《政协委员履职档案管理规定》等10余项制度。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十四五”规划蓝图已经绘就,黔东南发展的美好愿景催人奋进。政协第十三届黔东南州委员会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写好新时代的政协答卷,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黔东南新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