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1月05日

双井镇黄琴村:

红白喜事有“管事” 移风易俗除陋习

本报讯 (通讯员 陈丹 李卓檬)2021年,为更好引导村民改变大操大办陈规陋习,施秉县双井镇黄琴村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聚焦村民反映“红白喜事负担大”的民生问题,通过进村入户、院坝会等形式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出台《黄琴村操办红白喜事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要求:“彩礼钱不能高于8万元;送礼金额直系亲属不得高于3000元、一般亲戚朋友和寨邻限于200元以下;酒席每桌菜品12个以内,每桌酒席控制在300元以内;办酒天数白事3天以内,红喜1天……”等内容,减轻村民红白喜事负担,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移风易俗。

黄琴村村民龙正德父亲离世,龙正德主动向村里的红白喜事理事会报备,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一场白事下来,花销不仅比预算节省了8000元左右,酒席也由原来风俗的5天至8天减少到3天。

“父亲这辈子不容易,原先我也想风风光光送父亲最后一程,而且现在条件好了,办几十桌酒席还是可以的。但想到村里成立的红白喜事理事会宣传人人都要做好移风易俗,我们年轻人更要带头按照规定办。”龙正德道出了简办酒席的理由。

据悉,黄琴村红白喜事理事会于2021年9月份成立,主要是针对农村大操大办等陋习,进一步规范引导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对村内红白喜事进行审批、办理以及监督执行,通过发动倡导村民自治,在村民同意的前提下,给大操大办限“标准”,为遏制浪费立“章程”。

“以往,大家相互攀比,办一个丧事下来要花费几万元钱,婚事一份彩礼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红白喜事确实成为我们的负担,有了红白喜事理事会后,这种陈规陋习正在逐渐改变,深得大家好评。”龙正德说。

“‘整酒’的少了,攀比风也下降了,老百姓都说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黔东南州检察院派驻黄琴村第一书记王波说,下一步,该村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抓好落实,凡是本村村民有需要操办红白喜事的,必须到理事会进行备案登记,签订安全承诺书,严格按照红白喜事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办理红白喜事。

--> 2022-01-05 双井镇黄琴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177514.html 1 红白喜事有“管事” 移风易俗除陋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