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施宣) 近年来,施秉县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不断推动魔芋产业化发展,2万亩林下魔芋成为该县继中药材、生猪之后的又一主导产业。
秋冬之际,正是魔芋丰收的时节,在甘溪乡三叉坪万亩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十几名工人正在有序开挖魔芋。
2019年以来,甘溪乡在贵州中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下,以“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采取土地、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许多农户都参与到魔芋产业发展中来。
70多岁的村民白朝华,一边在自家流传的山林里挖着魔芋,一边高兴地说:“我的山坡都租给公司种植了,一共有16亩,每亩50元的租金,在公司务工我每天又还有百来元钱的收入呢。”
“开挖了30余亩,商品芋亩产均在1500公斤左右,这里种出来的魔芋质量很好,它的水分和黏度相当高。”公司总经理杨志伟一边和村民挖魔芋一边介绍说。
在县、乡政府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支持下,2021年,贵州中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甘溪乡龙塘河、三叉坪建成3000亩林下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在城关镇、白垛乡建成2000亩魔芋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并通过“千企帮千村”行动,开展企业结对帮扶村等不同合作形式,为广大农户的魔芋种植提供优良种子与技术服务保障,签订保底回收合同,辐射带动全县1150户村民发展魔芋种植5000余亩,带动建档立卡户劳动力1000余人就近务工。
魔芋种植户朱荣贵拉着一皮卡车的商品魔芋前来公司销售,目前,他在城关镇上翁哨村种有100多亩魔芋。“公司政策好,我买魔芋种公司只收一半钱,现在来卖魔芋,再付剩下的一半钱,这种做法减轻了我的资金压力。扣除所有费用,应该还有20万元左右的利润,我今年打算再种100亩魔芋。”朱荣贵激动之情难于言表。
为加强产销收益和完善魔芋产业链,贵州中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现有魔芋粉丝、魔芋丝结等深加工产业的基础上,2021年,在政策支持下在施秉县桃子湾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完成了魔芋精粉粗加工厂,目前,加工厂年生产魔芋精粉近200吨,年总产值1000万余元。当前,公司生产的魔芋精粉、开袋即食等产品远销省内外,完善的产销产业链,有效应对魔芋市场风险。
按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要求和施秉县确定的“做优一产带出二产”的思路,在政策支持下,该公司正扩大生产线进行魔芋素食的规模化生产,今年将完成投产,届时,魔芋产业链将更加完善,魔芋产业化发展更加强劲。
据公司负责人陶光平介绍,新生产线建成后,每天可以生产产品在10吨左右,年产值达3000万元,将进一步填补公司订单和市场需求,真正把魔芋种植产业做成农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一大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