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1月11日

将善意传递是对匿名资助人最好的回报

○ 胡杨

近日,西南民族大学学生谢洋想寻找一名资助自己多年的匿名资助人“冰哥”。7年前“冰哥”在偶然间了解到谢洋一家家庭情况困难之后决定资助谢洋读书。2022年1月1日,“冰哥”在转给谢洋最后一笔6000元的助学金后表示:我的任务完成了,我资助你上学并不求回报。

资助者做好事不留名,受助人知恩求图报,“冰哥”与谢洋之间的助学故事温暖了这个寒冬。谢洋想要当面感谢并回报这份恩情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面对“冰哥”这样的匿名资助人,将他们善意继续传递下去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冰哥”交给谢洋的不仅仅是助学金,更是爱心和善意的接力棒。正如“冰哥”所说:“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除了谢洋,“冰哥”先后还资助了8位学生,而这都是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之中也曾遇到过一个一位好心大哥的帮助。匿名资助不是单纯的交付财物的行为,更是善意的传递与心灵的沟通,“冰哥”的行为如同一注清流注入社会当中泛起了善的涟漪,将善意的种子播种人的心中。

“冰哥”删除微信联系方式是匿名捐赠更大的“格局”。做善事不求回报与名声,这也是匿名捐赠如此打动人的原因之一,而在捐赠结束之后删除联系方式的行为更体现了“冰哥”的“格局”。

社会不缺乏“冰哥”这样的匿名爱心人士,好人理应得到赞扬,但是有时我们不应该过分的打扰他们。大到捐款超千万的匿名捐赠人“顺其自然”小到为防疫人员送物资的热心市民,无论捐赠物资多少,捐资行为大小,我们都能在其中看到一个个“冰哥”的影子。大善虽然很难藏住,但我们也应该尊重捐赠人选择的行善方式以及他们的隐私权,让行善行为价值观多一些传递的空间,让匿名捐赠人少一些外界的压力。

匿名捐赠可谓善上之善,理应获得鲜花与掌声的回报,但我想回报他们最好的方式还是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 2022-01-11 1 1 黔东南日报 c178095.html 1 将善意传递是对匿名资助人最好的回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