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贯洞镇中心小学 吴谋胜
数形结合作为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化教学的影响,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思想方法,过分重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却使数学自成体系,而忽视了数学与小学生关系的建立,结果造成数学教育的内容笼杂、单调且重复性强,致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僵化的,学生就只会死记硬背,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甚至产生畏惧与厌烦。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在设定数形结合的目标时要从中年级学生的感悟体验转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形成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数形结合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方法,如果长期渗透,运用恰当,则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思想。
一、中年级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优势
数形结合指的是通过数字和图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是数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相对薄弱,再加上数学比较抽象、复杂,所以学生很难建立数学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在中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形结合思想渗透,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数字转换成学生感兴趣的图形来引导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数学难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得见的图形中更好地感受数学、学习数学,为其今后爱上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策略
1.数形结合思想在概念教学中的渗透。概念是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数学计算、换算等活动的根本。但是,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都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概念渗透,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来加强对概念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学习乘法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为学生展示游乐场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游乐场里的一只海盗船能坐几个小朋友?”“有几只海盗船里有人呢?”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坐海盗船呢?”通过这种图形展示的方式引出乘法的概念“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算式”。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学生从枯燥的数学课堂中走出来,又能让概念变得清晰、具体。
2.数形结合思想在例题讲解中的渗透。例题讲解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例题讲解,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引导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例如,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4倍,妈妈比小芳大27岁,妈妈和小芳各多少岁?这种例题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往往较难解决,但如果老师能够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在读懂题目的基础上,画出线段图,则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解决。从线段图中,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出,小芳的年龄用1份线段表示,妈妈的年龄就可以用这样的4份表示,妈妈比小芳大的27岁则是这样的3份,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求出1份线段表示的年龄是:27÷3=9(岁),即小芳的年龄是9岁,妈妈的年龄则是:9×4=36(岁)。
3.数形结合思想在计算教学中的渗透。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奠定好数学计算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鉴于数学计算比较抽象的特点,教师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从图形中分析不同物体之间的关系,逐渐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计算,让学生通过算式来表达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4.数形结合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渗透。数学不仅是小学教学中非常关键的学科,而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学习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总之,在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学习,为学生选择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加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教材里面的核心内容, 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于具体的问题中, 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正确理解 “数”与 “形” 的相对性, 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要掌握好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就要熟悉某些问题的图形背景, 熟悉有关数学式中各参数的几何意义, 建立结合图形思考问题的习惯, 在学习中不断地摸索, 积累经验, 加深和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用数学思想来指导知识,通过组织引导对解法的简洁性的反思评估、不断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批判性。丰富的合理的联想,是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及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运用的必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 ,才能最终使学生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