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1月12日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伟力

□ 张永文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意境深远,气势磅礴、豪情满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百年大党坚守初心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伟大政治宣言,是百年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伟大理论宣言,是百年大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行动宣言。讲话对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具有生生不息的伟力。

一、伟大宣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发出五个庄严宣告:一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二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三是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四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五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无不为之振奋,为之激动,为之自豪。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庄严宣告,响彻祖国的千山万水,传向全世界。指出党率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奋斗的百年,是天翻地覆的百年,是中华民族最了不起的百年。特别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二、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建党百年取得了四个伟大成就: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二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四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由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到翻天覆地到惊天动地,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三、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鲜明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生长、延续、传承、发展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要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一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真理指引方向、坚定信念。百年大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根本性原因在于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为实现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三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始终坚持和发扬斗争精神,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充满豪情壮志,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壮丽史诗。四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坚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在造福人民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党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靠的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靠的是永远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四、伟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根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三是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五是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六是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七是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发展和安全,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八是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九是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勇于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九个必须根本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对百年奋斗经验启示的深刻总结,又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提供了行动指南,明确了前进方向。

五、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最后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党员发出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讲话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声震寰宇地高呼:“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奋进新征程,吹响了最嘹亮的进军号。必将凝聚起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是一篇充满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回首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黔东南州总工会副主席)

--> 2022-01-12 1 1 黔东南日报 c178234.html 1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伟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