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毛梓霖)2021年以来,雷山县人社局结合县情实际,多举措扎实推进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多角度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加强资金管理,稳定公益性岗位人员收入,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助推作用。
强化部门联动,加强数据对比。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每月收集县林业局、县水务局等开发公益性岗位部门的岗位信息台账,将乡村公益性岗位台账与外出务工台账开展数据比对。对疑似外出务工人员及时开展核查,对于核实后确实外出务工、自主创业等实现就业人员及时取消岗位,预防顶岗、一人多岗、空岗吃空饷的情况。
制定管理细则,规范岗位职责。健全和完善县、乡(镇)、村三级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开发、招聘、使用、管理、退出各环节,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和在岗人员的日常管理,各乡镇(街道)结合辖区内脱贫户、搬迁户、监测户等重点群体的劳动力状况,科学设岗,明确保洁员、道路维护员、楼栋长等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对于劳动能力与岗位工作实际不相符的及时进行调整,防止人岗不适等问题。
明确主体责任,常态监管岗位。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问等形式对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人员上岗、补贴发放等情况进行抽查,实现动态管理,针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
2021年,全县开发乡村护林员、保洁员、管路员、消杀员、管水员等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2900余人,新增开发东西部协作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6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