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周泽雅 姚进忠) 近年来,黎平县龙形街道龙形社区将群众就业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创新“有法子、有路子、有底子”的工作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项目扶持,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群众就业“有法子”。定期召开楼栋会和院坝会,开展岗位集中推荐。引入3家培训机构入驻社区,重点培训电工、茶叶采摘、家政服务、家电维修、手工刺绣等10多种符合市场就业需求的工种,切实增强搬迁群众就业能力。2020年以来该社区累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47期,培训1037人次。
群众就业“有路子”。该社区引进黎平和利电子、百创眼镜加工、未来风电子、扬家电子、凯益雄实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形成以龙形扶贫工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扶贫产业园区。盘活社区现有门面、商铺资源,以政策倾斜鼓励、支持和引导搬迁群众开办超市、餐饮店、互联网店小卖部等17家,解决就业134人。持续深化杭州市下城区、佛山市禅城区对口帮扶城市和广东等劳务集中地劳务协作。截至目前,共组织外输广东、浙江等地集中务工1000余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200万余元。
群众就业“有底子”。社区通过通过流转土地20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和返租倒包模式帮助易搬群众20户50人入园就业,以创建“微田园”的方法解决就业,重拾群众进城种田增收的获得感。组建建筑施工、家政服务等劳务队38支,通过劳务服务分包解决搬迁群众就业,今年以来,隆兴合作总社已承包建筑和采茶等项目达10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