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庞小丽) 近年来,天柱县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着力在建强组织堡垒、加强骨干引领、壮大集体经济上出实招,推动基层党组织提质增效,不断激活乡村振兴组织动能。
建强组织堡垒,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紧紧围绕党支部“五个规范化”标准,筹资2880余万元对64个村级阵地进行升级改造,下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资金252万元,扎实推进各领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全县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其中75个党支部荣获“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称号。全面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和党支部星级管理,评定五星级党支部60个,四星级党支部82个。建立党支部联系机制,32名县处级领导干部、348名县乡机关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定点联系380个党支部,营造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浓厚氛围。
加强骨干引领,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按照“因村派人”原则,对134个行政村(社区)进行调查摸底,把派驻村的发展实际、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和选派干部的专业特长相结合,选拔下派276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实现脱贫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省州两级规划建设的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等92个五类村(社区)驻村帮扶队全覆盖,构建了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科技部门帮专业村、农业部门帮产业村的定点帮扶新格局。
壮大集体经济,打通乡村振兴“主动脉”。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规范基层建设、夯实经济基础、建强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坚持因村施策、示范带动,立足乡情村情,投入1500万元扶持15个重点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根据各村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探索种植、养殖、旅游、高效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等多类型、多渠道、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逐步形成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创建万亩精品蔬菜示范带、“两线一江”精品水果示范产业带和生态土鸡全产业链,带动16个500亩以上坝区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118个村集体经济积累达50万元以上的有11个,超过10万元的有52个,占比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