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1月19日

科技助农兴产业

—— 记天柱县气象局防雷中心主任罗冰

○ 通讯员 龙昭芪 陈光昌

49岁的罗冰是天柱县坪地镇八阳村人,县气象局防雷中心主任。2018年,他凭着一身过硬的气象本领,在竹林镇竹林村驻村时帮助该村发展生猪等产业,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2021年,罗冰调到天柱县生猪养殖办公室工作。从此,他开启了从一个气象人变身帮助群众发展生猪产业增收致富的热心人。

运用气象知识 让养殖户一帆风顺

“罗冰运用气象资料选址,很科学。我们养猪近一年了,猪都没生过病,养猪场都顺顺利利的!”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各地的“猪司令”对罗冰这个养猪“参谋”敬仰有加。

天柱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山峦起伏,峡谷、盆地相错其间。从气象角度来讲,养猪场选址很有讲究,猪场要求地势较高、通风、平缓、向阳。这样可以避免洪水的威胁和减少因土壤水分上升而造成地面潮湿,避免影响垫料发酵、寄生虫的滋生,减少冬季冷气流对猪的影响。

养殖户在准备养猪选择场地时,罗冰总会带着单位的气象仪、三杯风向风速仪、GPS测量仪等气象设备,帮助养殖户选择地势高、开阔、向阳、空气流动好、风向不朝着村寨的位置作为养猪场。让养殖户满意,附近村寨的群众也满意。

罗冰及时提供风玫瑰图、气温和强降水等资料,帮助养猪户避免了自然灾害,躲过了劫难。2021年8月,竹林镇凯寨村众兴养殖有限公司根据罗冰提供的强降雨预报,及时清理养猪场周围排水沟的杂物,养猪场才没有被洪水冲垮;2021年7月,白市镇阳山村养殖户陈沛军对照罗冰提供的气温升高资料,及时降低场内温度,避免母猪体温升高,减少了损失。2021年4月至5月,罗冰告知贵州鸿源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人近期将长期降雨预警,公司及时加强通风、升温,避免了一百多头仔猪腹泻、呼吸道疾病频发的症状。

运用气象知识 吸引省外企业涌入发展生猪产业

罗冰运用天柱气候知识帮助养殖户选择场址、避免猪病发生、避免猪场遭受自然灾害的事迹不胫而走。一个个外省养猪企业慕名而来,发展生猪产业,带动天柱群众发展养殖产业稳定增收。

2021年6月,罗冰帮助北京首都农业集团选中高酿镇甘洞村美良组的山坡作为养猪场。结合天柱气候特征,从排水沟布局、圈舍地面垫料、通风窗口布设等对养猪场作了详尽的规划,北京首都农业集团很快投资2亿元到甘洞村建设祖代猪养猪项目,解决甘洞村100多人就业。

2021年7月,罗冰带着贵州亿安农公司团队到县域各乡镇实地勘察,选中了白市镇双河村集体土地的山门洞坡上。这里植被良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远离村寨,是养猪场的不二之选。该公司决心投资1.1亿元,很快建成年存栏饲养能繁母猪2000头、育肥猪2万头的养猪场,将于今年4月开始引进猪仔。在解决白市镇劳动力100人就业的同时,带动村民一起养猪增收致富。

在罗冰的真诚感染下,贵州浙黔天蓬、贵州耀昇、天柱悦威、贵州浙安昇等8家大型养殖企业入驻天柱县各乡村。

截至目前,全县养殖规模达500头以上的养殖主体有62个(户)。年可出栏商品猪50万头。

为了天柱生猪产业发展 他尽心尽力

“乡亲们脱贫了,不能让乡亲们返贫。”乡亲们脱贫之后,如何让他们稳定增收致富成了罗冰的牵挂。

罗冰一家六口人,父母均已古稀之年。他父亲患有类风湿,股骨头坏死,母亲患有糖尿病。他把父母交给妻子照料,自己扛着仪器,踏着晨曦,跋涉在坎坷不平的山道上,为养殖户(企业)测量风向、风速、选址。他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在家备考,他顾不上辅导孩子复习,随县领导,踏上了北京、上海、湖南等地招商之路。他突然间患上了面瘫,嘴角抽搐,他不顾医师劝阻,一接到养殖户的求援电话,拔下针头,翻山越岭,直奔养殖场。

在生猪养殖专班的11个月里,罗冰的足迹踏遍了全县100多个村寨和发改、环保、林业等部门。选出符合条件养猪地块79处。其中800亩以上4处,300亩至500亩11处,100亩至300亩64处。已落实养殖主体建设的有46处,解决了生猪发展中建设用地问题。

每当有人问起,作为一个省管的气象干部,凭什么这么拼?罗冰总是坚定地说:“既然县里把重担交给了我,交给了生猪养殖专班,我将尽最大努力,全力为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服务好。”

--> 2022-01-19 —— 记天柱县气象局防雷中心主任罗冰 1 1 黔东南日报 c178794.html 1 科技助农兴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