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1月20日

强化激励机制 加强人才振兴

○ 刘俊明

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乡村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如何让更多的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人才是乡村振兴第一要素的思想,把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举,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关键工程,建立健全引才、爱才、用才、护才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让乡村振兴成为人才凝聚的“引力场”、成长的“大基地”、发光的“大舞台”。

加强乡村人才振兴,要在政策支撑体系建设上出“新”招。制定出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硬核措施,补齐人才政策中对农业领域覆盖不足的短板,着力解决乡村产业振兴中各类人才下乡创业的制约瓶颈,致力破解激励机制不健全、乡村产业人才培养与产业脱节等难题。重点针对农业产业领军人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技能人才、科技特派员四类人才群体,从认定、培养、服务、支持等方面制定可操作和可落地的支持政策,为农村乡土人才的职称评定打通“绿色通道”,制定奖励机制,开展“乡村工匠”竞赛,致力培养集聚一批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会管理的“田专家”“土秀才”,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特”,并且发挥“农创客”“田专家”“土秀才”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助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兴旺,增强农民长久致富的“造血”和“活血”功能。

加强乡村人才振兴,要在政策兑现上突出一个“实”字。要把“写在纸上”的乡村人才政策“落到实处”,实现无缝对接。一是建立县、乡一体化人才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让人才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将人才服务提供到广大乡村人才家门口,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政策“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缩短政策兑现时间。二是政策支持兑现要及时,不能久拖不决,不能“打白条、架空炮”,让政策支持成为一纸空文,挫伤乡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乡村人才振兴,要在培训上突出一个“准”字。乡村振兴骨干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示范者和推动者,是推进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和保证。要立足长远,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规划纳入乡村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制订本地区乡村人才振兴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每年重点组织举办各领域特别是农业农村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示范研修班、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训示范班,分级分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技能人才、党员致富带头人和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精准培训,培养一批符合本地特色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做到因“才”施教、精准施教。要采取乡村人才按需求“点菜”,政府“按单上菜”以及“走出去请进来”、典型案例现场教学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使培训取得实效,提升振兴乡村的本领。

--> 2022-01-20 1 1 黔东南日报 c178853.html 1 强化激励机制 加强人才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