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倩
网上职工之家、职工活动中心、招聘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在炉碧经济开发区,企业职工、户外劳动者就近即可享受文体、娱乐、工作、就业、维权等温暖服务。
为改变工业园区企业工会工作办法不多、活动形式单一、工会服务面窄等问题,2021年,凯里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配合贵州省总工会蹲点工作组到炉碧经济开发区开展蹲点工作,多举措助力非公企业建会建家,推动蹲点工作取得新成效、结出新硕果。
“因企制宜”建工会
2021年,凯里市总工会充分发挥蹲点组“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桥梁作用。建立了炉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非公企业“地形图”,将园区企业按照“积极主动型”“止步不前型”和“情绪抵触型”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类别进行“差异化管理”,发挥“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作用,依托党支部建立工会组织,“因企制宜”建工会。
服务期间,凯里市总工会相关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讲30余场次,创新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在园区的贵州兴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召开组织建设观摩会,直击基层工会工作的难点、焦点和堵点,推进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建会建家解难题
一直以来,凯里市总工会坚持“建家就是建队伍,建家就是建企业”的指导思想,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单位经费支持,打造炉碧经济开发区“一站、一家、两中心”平台,构建“抓服务、建平台、强功能”一体化服务机制,依托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阵地优势,建成工会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网上职工之家、职工活动中心、招聘服务中心,为园区职工、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提供活动阵地,提供招聘就业、图书阅览、心理咨询、文娱健身等多功能服务。
干部包保补短板
为抓实园区建会工作,凯里市总工会、炉碧经济开发区园区工会联合会选派10名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联系50家25人以上企业,每人包抓5个规模企业,要求对企业工会会员的发展、职工活动的开展等进行全盘指导,让一些“停摆”的企业工会恢复正常工作。
通过专人包岗上门走访,电话跟踪回访,税务、统计、招商部门核查等方式对企业建会信息逐一排查,建立“建会企业信息库”“注销企业登记库”“失联企业报备库”三库合一的台账管理模式,提升基层工会干部履职能力。凯里市总工会还抢抓全国和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结对共建”试点工作契机,选取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结对帮助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企业工会,逐步补齐短板弱项增强工会动能,激发基层工会组织活力。
结对共建提动能
2021年,凯里市总工会联合凯里市人社局建立“炉碧工业园区人才数据库”,实施园区技术工人信息动态管理,建立人才个人档案。积极创建“工人先锋号”,开展新经济技术创新、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活动。
凯里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玻璃产业工人技能大比武竞赛活动,培育选树了20余名创新能手及劳动模范,指导企业开展“六型”班组竞赛活动30余场次,有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技术水平。同时,凯里市总工会指导企业每年拨出专项经费利用职工书屋等阵地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设立合理化建议鼓励员工积极创新,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助力企业工艺技术改进、市场开拓、发展创新,实现了保企业、保增长、促发展的目的。
会企共创强活力
2021年,凯里市总工会出台全额返还工会经费、免费职工体检、岗位技能培训、工会“四季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结合工会组织体系优势,帮助企业和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地于园区的重大企业和项目提供跟踪服务,在组建工会、招聘就业、维权帮扶、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上持续提升服务质量;采取“工会+人社”的工作模式,为企业招进来、稳得住、能发展提供服务,让企业从工会服务中得到更多的发展动力。
据悉,自蹲点工作开展以来,炉碧经济开发区入驻非公企业达130家,已建工会组织企业84家,工会会员4882人。
2021年,凯里市总工会慰问园区重点企业5家,产业工人220人次,化解劳动纠纷案件9例,为140名农民工讨回欠薪160.8万元,开展各种主题文体活动20余场次,丰富了园区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提升了基层工会品牌力,增强了基层工会的组织活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将园区基层工会建设成为独具黔东南区域特色、文化魅力、示范引领的品牌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