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婉兰
近期,凯棠镇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精心部署,聚焦“三学模式”、用好“三个课堂”、落实“三心服务”,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聚焦“三学模式”,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
凯棠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化思想认识,增强干部本领,锻造一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干部队伍,扎身一线虚心服务群众。
“线上+线下”同步学。线上通过微信工作群、QQ群、微信公众号发布学习材料100余期,依托“学习强国”APP等进行学习。线下通过宣传栏16个、宣传标语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并向党员干部发放学习资料、借阅学习书籍,为老党员送学上门等,确保学习质效。
“集中+专题”结合学。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指定学习材料、学习书目、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州、市各级会议精神。同时,定期组织班子成员通过专题学习研讨的方式,结合分管工作进行深入学习研讨,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学深悟透,用学习指导推动工作。
“测试+实践”检验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测试,全面考察党员干部对 “党史”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效,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党史学习热情,达到以考促学、以学促干的效果,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将党史学习从理论落实到实践,用实践检验学习成效。
用好“三个课堂”,在学习宣传上再发力
着力打造“三个课堂”,第一时间把党的知识送到人民群众身边。
用好“理论课堂”,抓实理论根基。班子成员带头在全镇和11个行政村面对党员干部、村干、包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开展有针对性、代表性、示范性的宣讲。组织开展“苗语课堂”“板凳课堂”“田间课堂”“面对面课堂”等“微课堂”,让党的理论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好“红色课堂”,抓实信仰教育。,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节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党史陈列馆”“顾希钧故居”“顾希钧烈士墓”等地进行学习。
用好“文艺课堂”,抓实民心民意。组织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艺汇演活动,受到人民群众一致好评。通过组织开展“百村群众文艺汇演”“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文艺汇演”等活动,让群众在歌中学、舞中悟,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热情,更加地感恩党、信任党、依靠党、拥护党。
落实“三心服务”,在学以致用上见真章
着力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听民声、察民情、纾民困、解民忧,进一步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际。
党员带头,让群众“放心”。镇党政班子亲自带队,率领“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深入各村为群众服务,力争做到群众走到哪里,党员的服务就跟到哪里,党旗就高高飘扬在哪里。率领党员干部为群众插秧,修补破损路面,清理道路,上门宣传防溺水工作、上门手把手教缴纳医保、养老保险。
强化治安,让群众“安心”。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与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结合起来。整合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律顾问的优势资源,领导干部带头,严厉打击网络电信诈骗行为,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2021年共开展法治宣传5次,入户发放防止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资料2800余份,签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承诺书》2400余份,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1起,受理信访案件12起。
服务便民,让群众“暖心”。秉承“快捷高效、让群众少跑腿”的理念,对办理业务制定一次性告知单,力争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趟”。对辖区前来办事的群众,免费开放打印复印服务。开设“苗语窗口”,安排至少两名以上当地会苗话的干部接待群众,确保沟通无障碍。积极主动询问前来办事群众,及时引导到相应窗口进行办理,切实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也将“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上门为老年人体检,邀请车管所“送驾照上门”等,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办进了人民群众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