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玲 王珺 李林果
最近,一条“凯里15个全民健身示范点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消息引起部分市民的关注。这些示范点分布在凯里市大十字街道、洗马河街道以及万潮镇、湾水镇等地辖区内的社区及村。
健身示范场地逐渐完善,老百姓又多了一些运动好去处。在留守过年、居家防疫的大环境下,“居家健身,运动过年”的健康新风尚,成为民众推崇和追求的春节新潮流。正所谓是“运动模式”过春节,健身娱乐两不误。
凯里市新增15个全民健身示范点
全民健身示范点的建成使用,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培养高品位的健康生活情趣,营造“全民健身”的浓烈氛围。
据了解,2021年凯里市新增的15个全民健身示范点分别位于:大十字街道市府社区万博广场、大十字街道南山社区苗侗风情园、大十字街道金井村、鸭塘街道凯化社区、洗马河街道振华社区、开怀街道上马石社区、西门街道龙头河村、西门街道光明社区、白果井街道思源社区、湾溪街道龙井社区、白午街道白午社区、白午街道清泉社区、万潮镇万潮村、湾水镇岩寨村、龙场镇平路河村。
2021年前,已建成开放的全民健身示范点位于:行政中心、西出口广场、金泉湖公园、苹果山公园等地。这些都是市民比较熟悉的健身场所。
“苹果山公园是我的老‘根据地’,在这里锻炼能遇到好多退休的老朋友,还能认识一些新朋友。”每天清晨,杨大爷都要到苹果山公园走一圈,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是很方便,于是苹果山公园就成了他的首选锻炼场地。“我这样年纪的老人,都闲不住。过年,我还要带着小孙孙跟我一起来锻炼。”
“以前不愿动,是觉得锻炼场地太远懒得去。谁想到健身设施都放到我家门口了,我每天早晨傍晚,都来练一练,抻抻筋也好。筋长一寸,寿长十年嘛!”运动设施“放”到家门口,家住西门街道的吴先生现在每天都踩踩太空漫步机、转转轮盘、用用扩胸器械。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儿女都夸他身体比退休前还硬朗了。享受到锻炼带来的健康与快乐,他也劝与自己钓鱼、打麻将的朋友们,有空都去练练。
部分体育场馆免费开放
临近春节,市民们的运动热情依然不减,“运动过大年”已成为一种风尚和习惯。现在正值学生放假,前来场馆运动的人也相应增多。李小姐家住体育馆附近,假期,她时常带着孩子去场馆运动。
“现在部分场馆都是免费开放,挺好的。据我所知,凯里民族体育场是免费开放的,州体育馆分时段免费开放。孩子在家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电视,也需要多运动运动,做到劳逸结合。”平时,李小姐给孩子报了周末篮球班,周末才能打球,现在放假,随时都可以。
据了解, 去年春节期间,凯里民族体育场每天入场健身人数约600人次;州体育馆每天入场健身人数约200人次。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凯里市各体育场馆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将体育运动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运动不打烊,健康过大年”。
除了户外锻炼场地,功能专业化的室内运动场所也深受市民喜欢。记者了解到,目前凯里市收费的运动场馆有气膜运动馆、金泉国际游泳馆、盛世荣华游泳馆、黔东南州游泳馆。其中部分场馆,春节期间按照国家法定春节放假时间放假。黔东南州游泳馆,春节期间正常营业。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可电话咨询是否开馆后再前往。
改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依傍小高山,紧挨着金泉湖水库的金泉湖生态体育公园,以其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散步。清晨,记者从该公园门口往里走,看到市民们三五成群在打太极、跳广场舞、打篮球,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
身着红色太极服,七八位老人在公园的广场上悠然起“武”,一招一式动作舒展,充满韵律,成为公园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拍照、拍摄视频。杨阿姨练习太极已有四年,锻炼结束后她高兴地说:“现在凯里的公共体育资源真是越来越充足了,从风情园到这新开的生态体育公园,场地宽阔,多少个太极队、歌舞队都能装得下,现在大家很少再为了场地起争执了。”
据了解,近日正式开放的金泉湖生态体育公园总投资2400多万元,在市民们的关注与期盼中,一期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修建有太极健身广场、广场舞健身广场、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门球场、环金泉湖3公里健身步道等休闲运动场所。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近年来,以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为抓手,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我州利用广场、绿地、公园、空地,建设贴近群众、方便可达的公共体育场馆、多功能球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全民健身示范点等场地设施,开展“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工作,完善城镇老旧小区体育设施,进一步提升健身环境,营造良好健身氛围,提高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健身意识、生活质量,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设施服务建设。
据悉,到2025年,我州将完成建设体育生态公园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羽毛球馆1个、全民健身示范点30个、多功能运动场5个的建设目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进一步优化,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智慧化,全民健身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力度增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88.6%,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完善,积极打造“运动健康之城”。
每逢佳节胖三斤?是时候打破这一“发福魔咒”了。除了享受“年味”美食,我们不妨携一家老小,到球馆去打打球,到恒温游泳馆去玩玩水,到生态公园去跑跑步,让身体在锻炼中得到放松,身姿在锻炼中变得健康挺拔,以饱满的精气神走进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