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姜绍文) “上班就在楼下,赚钱顾家两不误。”近日,三穗县武笔街道木界村新穗小区移民安置点的王美珍,在家门口新建的帮扶车间找到了工作,开启了“楼上生活,楼下工作”的新生活。
去年10月,武笔街道木界村新穗小区帮扶车间正式投入生产,小区内15名妇女成为了该车间第一批员工。走进该车间,一排排缝纫机飞快地运转着,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曾经在省外做的工作,现在家门口也能做,多劳多得,工资一个月有3000多元。”两个月前,王美珍还在为就业发愁,家里有两个小孩需要照顾,外出务工依然不现实,就在她茫然时,帮扶车间建在了“家门口”,她也由全职家庭妇女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武笔街道木界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723户2776人,留守妇女有数百人,怎样让她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在家门口挣到钱?
“引进帮扶车间,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她们的荷包真正胀起来。”木界村党支部书记刘昌权介绍,经过前期数次调研、对接,成功招引了政清服饰有限公司。同时,村里将村委会闲置办公用房租给服装厂作为生产车间,按年缴纳租金,村集体经济每年将增收2万元以上。
“政府建安置点让群众安居,我们建车间让群众乐业。”帮扶车间负责人杨政清介绍说,“新穗小区帮扶车间从建设到正式运营仅用60天时间,总投资25万元,预计各类服饰年产量在15万套左右,利润在100万元左右,可解决木界村20余人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三穗县武笔街道始终坚持把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积极拓宽留守妇女就业创业渠道,确保街道留守妇女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平台、发展有门路。2020年以来,武笔街道整合资源吸纳帮扶车间8个,开展竹编、家政服务、养殖等创业就业培训20余期,培训妇女2000余人次,300余名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