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1月24日

岑巩:走好乡村振兴路 提升群众幸福感

图为岑巩县天马镇苗落茶叶基地。

○ 通讯员 岑轩

去年以来,岑巩县坚持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第一任务,积极探索聚焦“三类对象”、综合“三种途径”、夯实“三级责任”、筑牢“三道防线”的“4个3”工作法,用好用活政策,实现多方联动,做到监测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通过筑牢防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目前,全县共有一般脱贫户15932户62079人,监测对象651户2465人,其中:已消除风险546户2126人,未消除风险105户339人;2021年新增识别监测对象54户194人,无新增致贫返贫户。

聚焦“三类对象”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根据中央、省州安排部署,制定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岑巩县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举措、强化工作责任,为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提供政策保障。聚焦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重点监测“三类对象”的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强化动态监测。

综合“三种途径” 精准确定监测对象

充分依托贵州乡村振兴云平台,综合采取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预警筛查“三种途径”,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核查机制,精准确定工作对象。

农户自主申报发现一批。切实加强防返贫监测、申报、帮扶等相关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对防止返贫相关政策知晓率。引导农户熟悉“线上线下”申报方式,采取线下向村(居)委会提出申请,线上通过“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APP端口、省乡村振兴局官网、12345服务平台、贵州防贫申报二维码申报小程序等方式申报,反映家庭困难情况。

干部走访排查发现一批。坚持常态化走访和集中排查相结合,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依靠乡村干部、驻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等基层力量,每月深入开展帮扶走访,全面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同时,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集中排查,及时发现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或刚性支出过大等导致的生活困难问题。结合群众反映和部门数据比对情况等线索,及时靶向入户核实了解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部门监测预警发现一批。按照“部门筛查、统一交办、入户核查、结果反馈、跟踪督办”的程序,由乡村振兴部门牵头,行业主管部门联动,每月归集部门预警信息线索,及时将预警信息反馈部门和基层核实。2021年以来,共组织集中排查3次,实现对所有农户、脱贫户和预警线索户全员排查;开展按月调度11次,组织干部核实防贫监测预警线索防贫监测预警线索4403条,其中,农户自主申报72条,部门筛查预警4294条;54户194人按程序纳入监测帮扶。

夯实“三级责任” 强化动态监测帮扶

村级发现责任。统筹整合村支两委、驻村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入户核实,通过研判,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组织农户申请和承诺授权,经村级民主评议,初步确定拟纳入监测对象的农户名单,并经村级公示无异议后上报镇级审核。

镇级审核责任。各乡镇(街道)明确分管领导,组建核查工作小组,对各村(居)上报的名单进行入户核查,填写监测对象认定核查表,召开镇级会议审核研判,精准确定拟纳入监测对象名单,并在乡镇(街道)、村(居)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乡村振兴局复审。

县级督导责任。县直行业部门根据职能职责梳理政策、细化措施,加强对各乡镇(街道)工作落实、政策兑现情况的督促指导,确保各项政策及时落地、有效落实。县级督查专班坚持开展常态化督导核查,指导分析研判、督导问题整改,确保“零漏评、零错退”。

筑牢“三道防线” 全力防范化解风险

落实政策标准线。全面分析、综合研判监测对象的致贫返贫风险点,针对因病、因学、因灾等不同风险类型,严格对标对表落实各项补贴扶持政策,促进致贫返贫风险及时消除。全县651户监测对象累计落实帮扶措施2037户次,546户2126人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未消除风险105户339人,已全部落实帮扶措施,持续跟进落实。

拓展帮扶辐射线。针对常规政策保障无法消除风险的户,进一步丰富帮扶救助措施,实现拓渠扩面,发挥辐射效应。积极利用三水帮扶资源探索设立防贫救助基金,印发《岑巩县防贫救助基金保障管理办法(试行)》,实行专账专管、专款专用,专项用于解决监测对象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困难问题,给防贫帮困“上保险”。目前,已募集基金67.28万元,救助5户。加强与金融、保险行业对接,开发支农助农险种,让群众避免因产业受灾或意外事故导致返贫致贫。2021年,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投保721.17万元,已理赔344.94万元。

提高收入水平线。针对监测对象普遍存在自主发展能力不足、创业就业困难等问题,积极通过发展帮扶车间、建立产业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有针对地性地解决就业困难群众的稳岗就业问题,切实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共77名监测对象获得就业援助补贴,259名监测对象通过公益性岗位、帮扶车间实现就业增收。

--> 2022-01-24 1 1 黔东南日报 c179127.html 1 岑巩:走好乡村振兴路 提升群众幸福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