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封模阳) 去年以来,雷山县以《贵州省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为引领,多举措全力稳固传统村落保护基础,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村民为主体,共同缔造传统村落基础战线。组织村民成立村寨保护协会,成立“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工作组,建设励志超市,通过组织村民共同缔造积分换物品活动和引导村级组织将传统村落相关条例纳入村规民约,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让村民主动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来,形成村民自治。目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4场次,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2期。
以司法为辅助,共同守护传统村落基础底线。积极引导司法机关提前介入促进传统村落保护。由县检察院借助诉前检察建议和与住建、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共同下发《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公益诉讼协作配合的意见》建立常态化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制度保障。目前,在68个传统村落挂牌成立法官工作站,在雷公山环境保护法庭挂牌成立“雷山县传统村落司法保护中心”及“雷山县传统村落纠纷调整中心”,发出全国首份《传统村落司法保护令》。
以技术为支撑,共同构筑传统村落基础防线。探索农村消防预警新模式,开展智慧防火大数据监测工作,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消防”系统,对传统村落消防实行24小时常态化监测,发布火灾防控信息,根据不同预警等级,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直拨等方式通过县级管理平台第一时间反馈到乡镇和村级管理人员以及具体农户进行处理,通过构建传统村落“县级调度室+村级监控点+村民报警器”三级火灾防控体系,将火患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