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邰轩) 虎年来到,今年“虎”系列的刺绣手工艺品广受大众青睐。台江县老屯乡“妈妈制造”长滩村工坊的绣娘们“虎”力全开,忙着赶制各式各样的“虎”产品。
近日,笔者来到长滩村工坊,绣娘们一手拿着绣片,一手飞针走线。绣虎脸、绣“王”字、绣虎须……在绣娘们灵巧的指尖下,在一针一线间,一个个憨态可掬、活灵活现的“虎”形象跃然而出。
“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合作社于2012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该合作社主要致力于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技艺”的发掘、传承和发展。2019年投入杭州市余杭区帮扶资金300万元,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项目开展合作,通过设计支持、品牌推广、市场导入、平台搭建、技能培训等举措,创新采用“一社多坊众创”扶贫方式,形成“1公司14坊”经营模式,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目前,该合作社有绣娘332人。
正专心刺绣的吴昌珍是“妈妈制造”长滩村工坊的绣娘之一,她与该村的绣娘们一样,每天都到工坊里赶制新年订单。她的目光汇聚在绣片的底稿上,动作娴熟地将针头穿进绣片,彩色的丝线在绣片上来回穿梭,千针万线绣的是虎年订单,更是虎年美好生活的奔头。
“我从小跟我妈妈一起学习刺绣,以前我们绣的东西都是留给自己家用。现在村里面开了一个‘妈妈制造’手工坊,我们的刺绣手艺也派上用场了,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里绣花也能挣钱。现在我们正在赶一批老虎的产品,我们争取早点把这批订单完成,接更多的订单,不断提高收入,让我们的生活好上加好。”吴昌珍笑着说。
赶工之余,绣娘们还自导自演,以手机短视频的形式宣传她们的产品,展示她们的刺绣技艺,并为大家送去了虎年祝福。眼前,拿着手机忙前忙后拍摄的是“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合作社负责人王建明,他一边调度现场,一边拍摄,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王建明向笔者介绍说:“2022年我们开了一个好头,我们接到了50多万‘虎’系列订单,现在各个工坊的绣娘们正忙着赶制订单。下一步,我们接更多订单的同时,还要做好苗绣创新,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产品。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在全县开设更多的工坊,吸纳更多的绣娘,让更多的绣娘吃上‘刺绣饭’,鼓起‘钱袋子’。从而更有效地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