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1月27日

全力筑牢防线 守护一方净土

—— 三穗县强力推进禁毒工作纪实

○ 通讯员 吴尚志 黄月 潘素美

“治毒必须从识毒开始,禁毒教育这把‘冲锋号’必须持久吹响。”三穗县委常委会多次强调这个话题。

三穗县铁路、公路通畅,是贵州入川、入湘、出海的重要通道。涉毒人员分布广、“居无定所”、行踪扑朔迷离,禁毒形势严峻,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首当其冲。

“我不识字,汉语表达吃力,禁毒干部经常到我家来,用苗语摆毒品害人的‘龙门阵’,我听起来很后怕,于是三天两头用电话给在外地打工的儿子‘敲打’一次,叫他不要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这是一位苗族老人谈起禁毒干部频繁入村串户做家访宣传时的感慨。

这种“家访式”宣传方式,当地叫“听宣”,是三穗县近年来构建严实禁毒宣传体系的一种形式,是针对文化基础薄弱的涉毒家庭采取的宣传举措。它包括“入户宣讲” “赶集巡讲”“双语联讲”等等。

除了“听宣”,还有“图宣” “微宣” “讲座”等宣传形式。多年来,全县禁毒宣传“线上线下”两个战场实现全面推进。各乡镇、街道、村委会都有禁毒宣传窗口,全县构建了县禁毒办联乡镇、乡镇联村委、村委联村民“三级”微信宣传网络。

紧紧抓住“二月二” “三月三” “六月六”等10多个少数民族重大节日,组织科普力量在全县各乡镇开展禁毒巡回讲座。全面推动落实禁毒宣传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进网络“八进”活动。

从科普宣传到打击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始终贯穿全程,禁毒工作“知人员、知家庭、知理想、知社交、知动向” ,全县“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氛围良好。

打造禁毒工作责任链,形成“党委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涉毒家庭终身负责”的责任体系,压紧压实责任体系落地落细。全县成立了县、乡、村党政“一把手”负主责的“双主任”领导机构,各级组建了禁毒工作班组。

建立了以县禁毒办牵头,县纪委监委、宣传、检院、法院、公安、卫健、民政、司法、人社、工信、交通、市监局等12家成员单位参与的禁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强化督查督办,压紧压实责任,认真抓好工作的过程落实和跟踪问效,注重事后“回头看”和责任追踪。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大力实施“平安关爱”工程,鼓励扶持戒毒康复人员自主创业和推荐就业,教育转化一大批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吸毒人员张某改过自新自主创办三穗宇成鸽业养殖基地,实现产销两旺、供不应求,产品远销镇远、天柱、黎平等地。

该县文笔街道综治办展现的“三穗县文笔街道禁毒大扫除作战图”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这是该县各乡镇打击毒品犯罪“区域布阵”的缩影。以作战图为“牵引”,构建形成由作战图、作战室、指挥员、战斗员组成的禁毒作战体系,各乡镇从“图上作业”到“实战打击”的战略战术清晰可见。

实现毒品原植物“零种植” “零产量”目标是打击禁毒犯罪的“源头工程”。严密防控,露头就打,统筹好网上网下、县内县外两个战场,常态化开展上路查缉,堵源截流,是三穗打击毒品犯罪的有效手段。近10年来,先后破获贩毒案件250余起。特别是开展三年禁毒“大扫除”以来,该县始终坚持“挖根、断脉、破网”工作要求,紧紧抓住春节、清明节等重大节庆民工返乡高峰,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对象采取联访、联查和网上追踪。

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积极推动禁毒教育课堂成果转化,要求中小学生回家“逼”父母承诺并向学校上交禁毒责任书,激发了成千上万的学生家长自觉参与到禁毒工作中来。

把禁毒工作纳入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探索禁毒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并绘制成“乡镇禁毒工作网格图”。注重优化网格设置,推选村党支部书记和老党员为“网格长”“网格员”。根据自然寨居住情况,以网格为单位,按照10户左右数额划分联防联治服务单元,建立“联户长”负责制,全县推选出“联户长”1500多名。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将“十联户”单元打造成集“信息采集、发现风险、防管结合”为一体的群防群治禁毒前沿管理体系。

积极培养党员、寨老、退休老干部成为一线禁毒的中坚力量。每月定期由“网格长”召集辖区党员、寨老、退休老干部、联户长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禁毒工作意见建议,及时整改完善禁毒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参与到禁毒人民战争中来,有序推进辖区“无毒化”进程。

--> 2022-01-27 —— 三穗县强力推进禁毒工作纪实 1 1 黔东南日报 c232963.html 1 全力筑牢防线 守护一方净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