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秀军 通讯员 张来)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1年,州委、州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精准招商,全州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1年9月29日,通过招商引资落户于炉碧经济开发区总投资38.19亿元的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节能镀膜玻璃及技术功能玻璃制品项目(一期)点火投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60亿元以上,年创税收3亿元,解决就业3000人以上。项目投产补充了凯里市玻璃产业中游链条,丰富了全州玻璃产业产品的种类。
仅仅20天以后,总投资约40亿元的河北海生集团与凯荣玻璃共同兴建的贵州海生玻璃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也在炉碧经济开发区正式落地开工,项目占地1650余亩,规划建设6条玻璃生产线,包括2条日熔化量700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2条日熔化量600吨的在线镀膜玻璃生产线和2条日熔化量1200吨的太阳能用盖板玻璃生产线以及玻璃深加工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凯里加快百亿级玻璃产业园建设,推动玻璃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年,台江县天能电池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三穗县年产1200万件无缝运动针织服饰等一批产业链项目也如期新增或投产。
2021年,黔东南州突出产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重点围绕天能集团、凯荣玻璃、铁枫堂、健盛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铅酸电池生产、玻璃深加工、中药材加工、服装生产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利用朋友圈广发“英雄帖”,上游招下游、总装招配套,实现抱团落户、集聚发展。2021年全年新增工业项目419个、合同约定投资额420.3亿元。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产业园引得“群凤竞栖”的背后,是黔东南州创新“园区+招商主体”模块化、组合化招商模式,瞄准产业链缺失环节和薄弱环节“双招双引”,招商由单个项目向“一招一片”“一招一链”的转变,新旧动能转换装上了“双引擎”,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与此同时,我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招商机制、不断提升招商实效,2021年全州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716个、合同约定投资总额64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5%、7%。已开工716个、开工率100%,已投产617个、投产率86.2%。招商引资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加快产业提升和助力财源建设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