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凯
从需要戳印的硬质纸火车票,换成全国统一的电子车票;从轨道上轰鸣着、方块形的绿皮火车,换成流线型颇具动感的“和谐号”……在近40年时间的坚守中,老铁路人李会昌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变迁。
家住凯里市清江路铁路家属区的李会昌,是成都铁路局贵阳机务段的退休职工,今年67岁的他从1980年进入铁路系统工作,到2012年退休后成为一名退休不退岗的老同志。李会昌对铁路事业的热爱,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铁路系统的职业生涯,永远没有句号。”
李会昌的家乡在山东省青岛市,家中老母亲今年86岁,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他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探亲。“虽然响应国家号召春节没回家,但是留在凯里过年同样有许多事情要做,每年春运期间,凯里站都有很多旅客从四面八方而来,我也经常到站前广场附近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旅客,帮助他们规划出行线路,解答一些退票、改签、联程票购买问题。”
“很多旅客买票只知道目的地,不知道一些热门线路的直达车票会非常难买,于是我就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买换乘票,尽量避开热门线路。我还把家里的多余的口罩送给他们,让他们做好防疫措施。”李会昌说。
此外,每年铁路系统都会分配许多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新来的毕业生几乎都需要“调整心态”,因为他们往往会被安排到铁路沿线站段从基层工作做起,强度大、时间不定。李会昌以一名“老铁路人”的实际行动向他们传授工作技能和生活经验,热心解答身边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拿出自己多年的岗位经验、技术绝招指点大家快速进步。
如今,李会昌虽然退休多年,但在铁路家属区里,大伙依然能够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还主动参加了社区网格队伍,看到社区的安全隐患和苗头,就用手机拍下来,方便网格长督导落实。
作为一名“老铁路人”,李会昌希望年轻一代能珍惜现在的工作环境,不忘初心,将铁路人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