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珺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重要节日。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当大多数人和家人团圆的时候,却需要坚守在岗位上,守护着百姓的健康。
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杨翠婷,祖籍湖南靖州,毕业后分配到凯里,目前已从医26年。疫情开始的这几年,每年春节她都坚守在岗位上,今年也不例外。
1月26日,距离除夕仅有5天,市一医的门诊大厅挤满了等待分诊的市民,大家有条不紊地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到指定的窗口接受诊疗服务。
今年,核酸检测越来越常态化,临近年关,杨翠婷负责的门诊部比往年更忙,积极地为外面回来的归乡人员提供检测和诊疗服务。繁忙的门诊大厅,杨翠婷穿梭在各个岗位之间,遇到一时间人手不够的岗位,她便自己上前顶上;看到设计不合理的办理流程,便向医院汇报解决。“考虑到春节外地务工返乡市民做核酸检测的需求量剧增,我们科室申请在院内增设了一个专门为返乡人员提供核酸检测的窗口,缓解核酸检测窗口的压力,也为市民节省排队时间。”
采访中,有负责预检分诊的同事向杨翠婷汇报,有一位发热病人前来就医。“按照发热患者的就诊流程执行。”杨翠婷熟练安排,并不慌张。随即,病人按照流程在隔离区域等转运队,前往市郊的鸭塘院区发热病房治疗。做到防患于未然,只为最大限度保证市民的健康与安全。
门诊部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到达医院的第一站,人员流量大流动性强,疫情防控责任很重。采访中,杨翠婷冒着细雨各处察看,及时给各个岗位解决问题,她坚守岗位处处用心关心、事无巨细,确保门诊各个窗口正常运行。
忙碌的门诊窗口让杨翠婷几乎一年365天无休,同事都说她是不知疲倦的“铁人”,是门诊部离不开的“总调度”。杨翠婷却说“实在是岗位离不开人,好在有家人的支持,我才能坚持到现在”。虽然不能回老家,心疼女儿的老母亲已从湖南来到凯里,一家人能在一起热热闹闹过一个团圆年。
还有很多医务人员像杨翠婷一样,把一年中最珍贵的时光献给病人。希望市民在就诊时,对医务工作者多一分理解,让他们在假日的岗位上多体会到一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