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邰春 姜郦芸) 春日胜黄金,田间管护忙。时下正值莴笋管护的关键期,台江县老屯乡积极组织人力忙农事,打好产业发展基础,提效能,促丰收、增收益。
在老屯乡莴笋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对莴笋进行管护。长势良好的蔬菜,加上稳定的销售渠道,让基地负责人姜山东吃下了“定心丸”。他说:“之前还是有些担心的,但是现在看来是我们多虑了,不仅有乡里的农业技术员给我们进行指导,还有公司统一收购,现在看莴笋的这长势,我们对今年的收成很有信心。”
农业技术员唐诚一边查看莴笋长势、一边向我们介绍说:“让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向‘看天吃饭’转型,根据天气的变化,我们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选择比较耐寒的莴笋种植,同时我们会根据天气情况,组织附近村民到莴笋种植基地进行管护,精心管理才能种出精品莴笋来。”
近年来,台江县老屯乡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采用“村社合一”方式,通过“村集体+基地+合作社+农户”新型合作模式,根据蔬菜季节及适应力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一物多用、一物妙用”,也为周边的农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促增收的路子。
在基地务工的榕山村一组村民姜庭雄告诉笔者,由于年纪大不便外出务工,秋收结束后便来这里务工,待遇不错,还能照顾到家里。
老屯乡党委副书记张宽平介绍,今年老屯乡订单种植的600亩莴笋长势很好,预计5、6月就能采收,亩产在3000公斤左右,公司按照订单保底价每公斤1元统一收购,产值可达1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