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宰便镇中心小学 黄杭波
从我国目前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课堂发言能力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要不就是表达不好,要不就是语言表达不多,这已成为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重大问题。课堂发言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对能力方面,也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前的三分钟进行演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提升的平台。
在实施课前三分钟演讲初期,笔者对从江县宰便镇中心小学六年级某班3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学生发言能力基本情况:基本上所有学生都想主动在课堂中发言,说明学生还是有想主动发言的欲望;只有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发言能力好,有一半学生认为自己发言能力较好,一半学生认为自己发言能力不好;课堂经常主动发言的只有3人,有时发言的人数是30%,很少发言的人数是61%,大部分学生主动发言的次数少,而且大多数从小到大都少于50次;第一次上台发言时90%的学生都有点害怕紧张,只能说一点内容;自从老师特意安排一次上台发言后,90%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发言能力有进步,基本上所有学生都喜欢老师安排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全班学生都认为发言能力很重要,都愿意配合老师开展培养发言能力活动。因此,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课堂主动发言能力很有必要。
一、自由选择演讲主题
著名教育家巴士卡利雅在《爱的生活》一书中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学生在演讲前要自由寻找演讲题材,可以从学习生活习惯、校内外安全知识、想法建议、热点问题等内容选择题材,只要有话可说,健康向上就行;学生自己对题材进行整理和分析;要求在演讲中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演讲主题,对题材进行创造和改编才能到讲台演讲。例如,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某某,今天这节课我演讲的题目是《交通安全》,最近我发现我校大部分同学在放学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我建议……,请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总之,内容不限,一节语文课由一个学生来演讲,学生在每节语文课前演讲三分钟,就是这样不断重复地让学生上台演讲,就大大提升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课堂主动发言能力,也培养了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开展课前三分钟的演讲
(一)学生自己制定演讲要求,打消恐惧心理
美国散文家及诗人爱默森说过:“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演讲在大多数人心中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发言锻炼机会少,自主发言能力不强,家庭教育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加以引导,很多学生自卑内向,发言的主动性不强,主动上台演讲的意愿也少。由于这些种种原因,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开展,那就是学生自己共同制定演讲规则,做自己做得到的才是学生喜欢的,才能有效地去完成。可以制定为:
1.首先选材肯定要健康向上,积极阳光;
2.内容可以自己创作,如果找不到内容,也可以念一段好的文章或题材,紧扣主题;
3.演讲注意礼仪,首先向师生问好,结束后礼貌道谢,听者要给予掌声鼓励;
4.讲话要大声,表达清楚,语言流畅,不能停顿;
5.听的学生不能打断演讲者,要保持安静,学会尊重他人,如果有意见,可以在演讲结束后做一些适当的点评,不要太多;
6.必须人人都要参加,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演讲的顺序。
(二)提高学生发言的兴趣,慢慢地增加演讲难度
孔子言:“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在课前三分钟演讲展开的开始阶段,有很多性格内向和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就会有较多不敢主动发言和发言不好的情况,这时需要老师要有耐心,鼓励学生先从简单的低要求开始演讲,培养学生发言的兴趣,慢慢地等学生适应了以后,再加大一点难度,让学生更加自主流畅地发言。例如,刚刚开始可以有些停顿,声音不大,内容较短,姿态不自然;到上台几次后就应该有所进步,尽量做到语言流畅,声音洪亮,内容较丰富有趣,姿态大方自然。
(三)灵活多变的演讲形态,激发学生的演讲欲望
学生喜欢新奇,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演讲形式,所以在课前演时不要限制形式,允许创新,让演讲的人数可以单人、可以双人、可以多人组合,怎么喜欢怎么做,只要开口说话,自由表达清楚,让演讲形式不单是口头叙述。喜欢音乐的学生还可以说唱,喜欢跳舞的学生还可以边跳边说等等,多种表现形式,让学生完全放开,战胜自己,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演讲欲望,才能达到课堂主动发言能力提升的目的。
在培养学生发言能力方式上,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每节课前三分钟演讲,然后到课内主动发言,班会课发言,参加各类活动发言,班内职务报告发言,口语交际课发言等方式。教师的引导语与评价语,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发言。对学生课堂主动发言能力培养半年后,从江县宰便镇中心小学六年级某班学生的发言能力都有明显提高,获得发言的机会增多,能主动想在课堂上发言交流,自信心获得提高。学生希望老师继续实施下去,养成习惯后,克服恐惧感,就能在任何场合敢于发言交流。
总之,小学生课堂主动发言能力的培养,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在成长中人际交往中的需要,长大以后在职场、面试上也需要这一重要能力。在小学阶段,老师们就应该从小开始重视这一教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本文认为老师们应让学生自己打消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发言兴趣,激发学生的演讲欲望。经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长期实施,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课堂发言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变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