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02日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 锦屏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几点思考

□ 刘俊明

“小桥流水人家,庭院有篱有花。”这是锦屏县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

2018年以来,锦屏县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措施,以“十清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向各类影响环境卫生的“顽症”和“陋习”宣战,集中整治“脏乱差”现象,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用乡村面貌的大改观、人居环境的大提升、环保攻坚的大突破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扭转了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三净三齐三美”擦亮了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提升了乡村“颜值”,让农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时代新征程,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尊重村民意愿,激发内生动力。只有坚持群众视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过程让农民参与、成效让农民检验、结果让农民满意,才能有效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家园共治的强大合力。

要提供硬性保障激发内生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硬性措施是激发群众整治环境、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内生动力的基础保障。县乡村三级应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先导,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垃圾清运机制,分阶段分步骤先点后面、先易后难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改水改电改厕、道路硬化、村容村貌大改观大提升等工作,高起点顶层设计、高标准打造实施,切实做到村庄整体规划协调、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从里到外,从上而下,彻底改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现象。硬性保障措施的落实,使得呈现在群众面前的是处处干净整洁有序的美好画面,将激发其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自觉性,进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要坚持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民是主体,必须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众整治环境、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内生动力,教育动员群众真正把搞好环境卫生当成自己的事,形成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注重倾听民声、体现民意、集中民智,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定“农民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的工作理念,从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手,从农村各有不同的鲜明特点出发,做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为了农民而改,乡村建设是为了农民而建,切实把惠及农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坚持“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提升群众全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德治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宣传,推动民风、家风、社风的进一步好转,以道德评议和社会舆论的力量,革除陋习、促进民风。法治即加强县乡村三级普法队伍建设,通过普法课堂、普法志愿者、网格员等对农民进行普法,增强其法治观念,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村寨人居环境卫生。自治即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全面落实门前“责任制”,鼓励支持各村成立群众性自治组织推进村道建设、卫生保洁,积极开展文明示范户工作,培养群众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坚持“扶贫、扶智、扶志”三扶融合,激发整治“内动力”。县乡村三级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扶持特色种植、乡村文化旅游等一批特色集体经济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将部分收益用作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费用及奖励人居环境整治先进住户的奖金,激发整治“内动力”。

要持续宣传教育激发内生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主战场在最广大的农村,参与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只有切实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厚植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情怀,清除群众对于保护环境的思想迷雾,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环境整治成果“不反弹”“不倒退”“不变质”。要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展开宣传攻势,采取“线上+线下”多形式多维度进行最广泛、最深入、最持久的宣传,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要重点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宣传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意义和典型经验,树立正面典型,发挥榜样力量,形成浓厚的环境保护氛围,让口口相传文明环保理念成为群众之间最好的自我宣传和自我教育方式。

要激励约束并重激发内生动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在革除随意乱丢、乱倒、乱扔、乱堆等陋习,不少农民的人居环境整治意识不高、主动性不强。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先建后补”“多干多补”等措施,营造人人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比学、比做、比净”,“比一比、赛一赛”,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设立环境卫生“红黑榜”,建立奖惩机制,通过“文明积分”,推动农民革陋习扬新风,让农民从“看戏”到“唱戏”,变“要我治理”为“我要治理”,提升农民努力建设美丽家园的精气神。要注重美育感化,举办具有乡土味道的特色美育活动,发现乡村之美。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关系乡村振兴成败,关系美丽中国实现,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要切实唤醒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自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才能打造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让乡村更美丽宜居。

(作者单位:锦屏县人大常委会)

--> 2022-03-02 —— 锦屏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几点思考 1 1 黔东南日报 c181657.html 1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