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魏艳铃 龙雪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时,有这样一群人,把乡土当热土,从城里来到农田地头,他们蹲点调研、走访村民,出谋划策、全力帮扶,他们把汗水挥洒在热爱的驻村工作事业上,用辛勤的付出助力乡村振兴。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驻村第一书记。胡彦,就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今年36岁的他,是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一名干部,2021年5月,选派到扬武镇红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把“办公桌”设在群众家里,把“上班表”排在田间地头,经常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真谛,为红星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自2021年5月驻扬武镇红星村以来,胡彦就迅速转变角色开展工作,跟群众打成一片。在第一次的走访中,他了解到村寨学校设施不完善,为帮助孩子们学习成长,他决定从推动村级教育发展和兴办惠民实事上下功夫。
“自从我驻村以来,就着重抓好教育保障这一方面,通过调研后,了解到红星村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接到反馈后,我就协调各方面资源,得到8万元的教学物资给到长青二小和红星幼儿园,帮助他们改善教学环境,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胡彦说。
为详细了解村情民情、产业发展、民生短板,胡彦逐户上门了解情况,回到村委会后梳理分析发展思路。短短三个月时间,他便走遍了红星村500余户群众,充分掌握了村情。胡彦对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久而久之,他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觉得胡书记是个可亲的人,跟他聊天时能感觉很亲和,跟我们像是邻居,所以我觉得胡书记在我们村是个很好的干部。”村民潘广丽这样评价胡彦。
“今年过年的时候,胡书记他们还送东西给我,我如果有事情不能做,打电话给他们,他们就下来帮我。”村民王文德老人很喜欢这位驻村书记。
红星村是一个气候土壤适宜农业产业发展的山村,但由于产业发展不平衡,群众参与发展的意识不强。了解情况后,胡彦召集村“两委”探讨该问题,并提出在乌西片区种植黑皮冬瓜,在增加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乌西片区产业发展。
“自从胡书记来到我们村驻村后,让我们村的发展有很大变化,比如在党建、基础设施、乡村振兴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做得挺好,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和大家齐心协力干,让红星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我觉得挺好的。”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张有英说。
如今,红星村产业不断壮大,百姓生活及收入水平节节攀升。胡彦深知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要进一步将各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引领群众增收致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和提高为民服务质量,抓住乡村振兴的产业,协调省里的专家到我们村来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老百姓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益。”胡彦表示,将为红星村做大做强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