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兴美) 近年来,台江县方召镇坚持推动党建引领村合作社发展,围绕方召镇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力,以党社联建促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创业,激活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唤回能人,激活春水。“出菇旺季,一天到晚都在菌棚里面忙,村民来我这里一个月最多可以有3000元的务工收入。”巫梭村食用菌种植承包大户姬永忠说道。2020年下半年,听说村里面在发展食用菌产业,姬永忠便返乡承包了9个食用菌大棚,只售卖一期的食用菌菇就净赚了一万多元。2021年,他又承包8个食用菌棚,17个食用菌棚一个多月就收获香菇9000公斤,盈利1.8万元,创业有了赚头,生活也有了奔头,姬永忠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近年来,为加快推进能人强村,全镇各村以打造一支有技能、能力强、爱农村的队伍为目标,积极动员年轻优秀大学毕业生、致富能人加入村级发展队伍,发展产业。目前全镇共有致富能手59名,其中返乡创业大学生9名。
创新模式,探索发展。近年来,方召镇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党社联建模式,将党支部的组织凝聚力与合作社产业专业运营力紧密联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做强村级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就业致富,坚持每个行政村优先建强至少1个村级合作社,统筹推进“大产业”带强“小产业”,目前,全镇运行较强的12个村级合作社积极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建强巫梭村和翁脚村党建引领合作社示范点,努力打造食用菌种植、茶叶种植、养蜂产业强村,辐射带动周边村寨发展,以“强”带“弱”,探索一条“链变式”产业路。
抓实产业,打造特色。“不外出务工,就单靠着一亩三分地来维持家计”这是多数村民多年前的生活。为加强产业地和合作社有组织保障,方召镇坚持走“因地制宜发展,党建引领产业,产业带富村民”的致富路子,用活党建和产业帮扶资源,引入产业专家人才,推行村“两委”成员在村和合作社中“交叉任职”,深入推进“党社联建”模式,完善“党社+企业”承包收购机制,做精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做强优势产业,挖掘特有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抓住方兴公司对果蔬脆原料的需求,持续建强巫梭村食用菌生产和种植基地,动员全镇群众种植蜜本南瓜,同时,致力打造方召薇菜特色产业。目前,全镇食用菌种植共有80余个大棚,年产菇约15万公斤,产值135万元,薇菜产业示种植100亩,已实现营收5万余元,林下养蜂2000群,基甲村油茶种植基地1000亩,巫梭村茶叶基地种植1000亩,蜜本南瓜300余亩。
以传帮带,提升技能。为进一步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加入食用菌、养蜂、黑毛猪等产业发展队伍,全镇积极推进村党支部以“师带徒”的方式组织开展致富党员“先锋岗”活动,让党支部中的致富能手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群众提升产业技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培养一支有思想、有技术、有能力的乡村建设队伍。目前,全镇40余名在村党员致富能手带徒学艺共60余人,产业带动群众长期就近就业80多名,通过整合县、镇、村以及帮扶单位培训资源,实行镇村两级开设不同周期的技能培训班,动员群众参加厨艺、电工、食用菌、养蜂、家禽等就业培训。目前,群众参加县级组织培训8期,镇级组织培训6期,帮扶部门组织6期,助力群众就业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