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十七小学 王树兰
处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对于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标准也有了较大提升。老师不但需要带领同学们学习对应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帮助同学们进行实验实操,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进而更好地理解科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最终提升同学们在科学课程上的学习成效与思维能力。所以,要想强化科学实验室的管理效果,为同学们的高效学习准备完善的仪器设备,建立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老师队伍,以高效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帮助同学们在实验活动中充分理解科学,促进科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现状
第一,为科学课程安排的课时较少。小学阶段科学科目的课时安排准则:一到二年级一周至少为科学课程安排一节课,三到五年级一周至少为科学课程安排两节课,而六年级一周至少为科学课程安排三节课。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许多学校在科学这一科目上安排的课时都不够,把原本属于科学课程的课时安排给了语数外等主科。虽然大部分学校在课程表上都有科学的身影,但并不安排实际教学。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大部分学校在评判教学效果时都是看语数外三科的成绩。第二,同学们对科学未能提起较高的学习兴趣。有很多老师都发出怨言:“ 总有一些同学在科学课堂上走神发呆,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听,选择写别的科目的作业,老师在提出问题时也很少有人回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部分科学老师怕课堂环境混乱,将原本需要同学们动手操作的实验内容,变成了自己口述或者自己操作演示,如此同学们便失去了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索的机会,最后成了被动灌输,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对科学课的学习积极性。
二、策略
(一)仪器设备管理规范化、有序化
(1)各种仪器设备的摆放需要根据其通用性、专用性、材质、计量方式和实验使用类型来进行。(2)仪器设备在橱柜中的排放要做到各就各位,不可出现堆叠挤压的情况。(3)在仪器摆放好以后,应在适当位置贴上定位卡,卡上需要书写的内容有: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以及数量等。(4)把各种设备说明书分类并装订好,构建转对档案方便后续查阅。(5)需要对各类仪器设备进行常规养护与修理,同时需要进行适当通风处理、防尘和防潮处理、防锈蚀处理等,如果有损坏的仪器需要进行及时修理,如果坏到无法修好的程度则需要上报并更换。
(二)更新管理手段,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
想要提升管理成效就必须采用优质的管理方式,因为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在持续更新换代,导致过去所用的管理方式无法更好地对仪器设备的详细信息进行更新维护,导致实验室管理严重落后。因此,实验室管理需要更新管理模式,对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进行运用,以充分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
(三)妥善保管化学危险品
(1)需要在具有化学性质的危险物品旁边安置相应标识,如防静电标识、防爆标识和防火标识等,同时还需安置对应的隔离设施、监测设施以及预警设施等。(2)不可以将性质有冲突的危险品和药品置于同一空间中,应该把危险品隔开放置在橱柜中,避免由于混乱堆放而产生爆燃问题。(3)其中储存有毒物品、极易燃爆物品和危险性药品的橱柜应该采取两人两锁的管理模式,加强防护。(4)监管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紧急处理技能。
(四)开展实验交流
在各学期开始初期,科学组均需要建立高质量的实验教学研究工作规划书,各个学科都要安排课堂观摩与沟通活动,分析怎样才能提升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综上,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我们拥有革新的勇气,未来小学科学学科一定会旧貌换新颜,小学科学学科一定会成为孩子们创造未来的有力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