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05日

书签如 知己

○ 孔相娟

阅以致远、书以修身。书签和书就像一对恋人,或是最知己的朋友,密不可分。前不久朋友送给我一份特别的礼物,雅致内敛的书签,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几张薄纸片,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但对于一个喜欢看书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张纸那么的辞简理博,正所谓礼轻情意重。我们在读 一本很厚的书时,不可能一口气读完,如果没有书签就直接合上书,或者随手将边角处折一下,一来二去的就留下了很多折痕,时间长了就会卷边或是折角处脱落。书就好似被狗啃过的一样,有了书签的陪伴,方寸之间尽显知性之美。

书签,在我国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将书签称为牙黎,也叫牙签(牙签叫齿签),原因是最早的竹简里面的书签是象牙做的。唐韩愈“送诸葛亮往随州读书”诗云,“邺侯家书多,插架三万轴。是牙签,新若手未触”诗里就提到了牙签,后来卷轴书变成折装书,书签也就跟着变薄了,用骨片或纸板制成,有的在纸板上贴一层带有花纹的绫绢。逐渐的演变成各种材质的书签,有纸质,木质等等。

书签是朋友亲手制作绘画,题词。图案淡雅朴素,如小荷才露尖尖角,顶端的圆孔拴着蓝色的书樱,书签是长方形大小和书正好吻合。 每一个书签上都有一句名言或是诗句,“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是郭沫若先生的名言。“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张可久的诗句。书签虽小,蕴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他的价值。

我的第一张书签是一片银杏叶,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当大自然把秋的色彩送到人们手中时,那纷飞的落叶就带着一种艺术之美。在乡下的校园里,有一棵年深岁久的银杏树,下课的铃声响起,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银杏树下。猫腰弓背捡拾地面上的落叶,当你搜寻到最饱满的一片叶子,蹲下身子,伸手刚要捡起,突然间的一双大脚死死地压住,“把你的脚拿开,”“我不是故意的,”树下便成为校园内最热闹的一角。我和同学们经常的围坐在一起拿出语文书,比一比谁书里的银杏叶最漂亮,一阵的唏嘘过后,才开始轻声阅读。由于岁月地风干和长时间地挤压,鲜艳地色彩已然褪去,叶子变脆易碎,最后还给了大地。都说树叶如同人生,有一季的繁华就有凋落的一天,无论好与坏,那不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吗?

比才曾说过:“如果你要知道一个人的价值,就得计算他里面有什么,而不在于他身上有什么?”就像书签是镶嵌在书里的知己, 于是就有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幸运。 拥有精美的书签,自然爱不释手,上面的薄膜至今都没舍得拆掉,生怕弄脏了书签。有精美的书签做点缀文字也变得鲜活,书也不再是单一的黑白两色,彩色的书签融合在书里,纸墨的味道也变得如此清香!

--> 2022-03-05 1 1 黔东南日报 c181948.html 1 书签如 知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