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富勇
广泛征求意见作为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的必要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征求意见沦为做“面子工程”,把往年征求意见函改改日期和主题,群发给各单位。大家也心照不宣的“无意见”给予回复,让征求“意见”沦为了满纸“无意见”。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形式主义思想作祟。一些单位领导干部对征求意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广泛征求意见只是一项程序、一项任务,起草征求意见函不用心,敷衍了事,脱离单位实际,拿往年或上级征求文件修修改改,写些官话、讲点套话,对具体征求意见事项模棱两可、犹抱琵琶半遮面,让被征求单位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只能以“无意见”或报点不痛不痒,放之四海皆准不是意见的“意见”。另一方面是老好人思想作妖。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谁也不招谁也不惹”当作处世哲学。凡是领导说的都对、凡是上级提的都支持,对上级或平级单位发来的征求意见函,不思考、不研究,不深入群众调查,直接让办公室回复“无意见”,即减轻了工作负担,也完成了工作任务,还不得罪领导同事,让征求“意见”沦为满纸“无意见”。
笔者认为,莫让征求意见沦为做“表面文章”,不让“无意见”成为“标准答案”,就要把工作做得更细一点、思考更深一点,起草征求意见函时,多思考、多谋划,把征求事项更加具体明朗,多用简捷平实的语言,少用华而不实的辞藻,不搞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让人一目了然。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要摆正思想定位,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抛弃“杂念”,摒弃“官念”,克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固化思维,坚持原则立场,立足岗位实际,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向征求意见单位和领导提意见讲问题,帮助指出痛点和盲点,让“征求意见”成为“真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