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毛兆庭) 3月1日,在三穗县武笔街道青洞村羊肚菌种植基地,30多名工人忙着采摘、搬运、装车,一派繁忙。
“我们从大年初三就来基地务工,一天有80元收入。现在村上也发展了产业,对于我们留在家里的妇女来说,就近务工补贴家用,还是很不错的。”青洞村村民姚本群一边采摘羊肚菌一边告诉笔者,前几天下大雪很多大棚都被压垮了,大家都来帮忙除雪,可喜的是现在气温回升了,菌子减少了损失。
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据了解,该基地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种植羊肚菌170亩,预计总产量5万公斤,主要销往广州、成都、昆明、福州等地。
“我们从去年11月就开始栽培羊肚菌,现在刚好在采收期,选择在这里种植羊肚菌,主要考虑到该地水源、土质及气候都非常适合羊肚菌生长。”贵州荣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友银介绍说,羊肚菌采收完后,马上种植水稻,以‘菌稻轮作’模式,让农田‘忙’起来,也为周边村民增加就近就业的机会。
羊肚菌对温度、湿度、通风、生长环境和自然条件要求极高,相比其他菌种极为“娇贵”,其中一项把握不准,一年的工作就可能付诸东流。种植成本高、风险大、产出低是其“特质”,因而菌种在销售价格上始终保持“翘势”。除了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中南研究院、福建三明市农科院有着技术合作,产量和技术都有着保障外,6年栽培技术实践经验也是姚友银丰产丰收的秘密法宝。
“羊肚菌刚上市,我们就收到了订单,昨天采了200公斤,已经发往市场。”提起羊肚菌销售情况,姚友银很开心,“现在每斤羊肚菌鲜品售价500元/公斤,一亩地能产300公斤,虽只种一季,但收益好、赚钱快。”
无独有偶,与武笔街道青洞村相距50公里的款场乡等溪村的羊肚菌也迎来丰收。一排排黑色的大棚下,一株株上棕下白的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散发着迷人香气。
“近年来,款场乡充分利用林下基地、等溪村坝区的地质、水源、气候等优势,种植羊肚菌80亩。”款场乡组织员谭光富介绍说,下一步,继续拓宽基地规模,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百姓富。今年来,三穗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种植羊肚菌530亩,预计总产量16万公斤,产值可达2500万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