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德斌) 今年来,为解决乡村振兴与区域发展、持续发展的问题,台江县打破村域限制,在施洞镇地缘相近、优势互补、基础较好的岗党略村和小河村两个中心村中建立联合党委,实现基层党建、特色产业发展、村级治理共建共管、共商共营和共治共享,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实行两个中心村的“片区型”和施洞镇党委、联村党委、党支部、寨管委四级共治的“链条型”双重管理体系,选派镇党委副书记担任联村党委书记,负责统筹联合党委工作,保留岗党略村、小河村原两个中心村党支部,两个村支部书记担任联村党委副书记,构建以联合党委为核心、村级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联村党委实行交叉观摩交流学习,联合推进社会公益事业,扎实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
把握两村特色产业发展在资金、人才、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特点,充分利用岗党略村偏寨“两个示范”(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加快红色和乡村旅游在土地资源、项目资金、市场资源、劳务资源等方面的整合。目前,两村共同组建文艺宣传队8人、旅游事务接待队16人,培育“网络直播带货”达人3人,分散的“个体”正加速聚合成发展“联合体”。落实“稻+”及渔产业发展用地400亩,枇杷产业种植用地200亩,林下养鸡产业用地1000余亩(两村连片)。争取10万元装修塘龙银饰交易中心,以群众推荐、组织把关、承建公司聘用的方式整合在家劳动力23人参与项目施工建设,实现家门口就业。
两个中心村抽出3-5人组成检查组,建立环境卫生、乱搭乱建、消防安全等工作协作式交叉监督检查机制,做到一天一督查。利用两村常年相互婚嫁、互为亲朋的特点,以两个村党群服务中心为纠纷调解服务场所,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共治格局。目前,共解决矛盾纠纷32起,其中成功消化一起即将上法庭的民事矛盾。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活动30场次,拆除蓝皮瓦32处、猪圈6个,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废弃鸡鸭圈等脏乱差问题23处,参与党员群众500余人次,有效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