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远县羊场镇中心小学 李猛祥
掌握“数学阅读”,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开动思维,能更好地在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发现问题本质所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思考。掌握了“数学阅读”,就是掌握了终身受益的本领。本文根据目前教师实际教学现状,以小学生教学状况为基点,明确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并给出了小学生“数学阅读”带来的学习价值。
数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必要学科,它能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帮助学生理性地认知世界。一般来说,当提起阅读,人们普遍会联想起语文这门学科,将阅读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学阅读”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之中。近年来,有关“数学阅读”的研究逐渐增多,教育研究者开始从定义、分类、特点等方面进行具体阐释和解释,也开始从社会性、心理学等各个角度完善其理论内涵和实践基础。将“数学阅读”融入数学教学之中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当下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一、“数学阅读”的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老师对于小学“数学阅读”还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总是难以将“阅读”与“数学学科”相联系而忽视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虽然当前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数学阅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但其在对于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错误。主要体现在小学阶段阅读概念的误读、小学阶段阅读方法的误读、小学阶段阅读价值的误读这三个方面。
二、“数学阅读”的培养目的
首先,如何有效将“数学阅读”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之中,以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所研究的重点。“数学阅读”过程,则是学生观察和了解数学材料,进而将这些材料进行自我剖析和解读而达到知识内化的过程。阅读,也就成了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和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阅读和数学学习也就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紧密联系着。所以,提高“数学阅读”的关注度,也就成了学习数学学科的必然要求。其次,在“数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步骤进行阅读,进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将数学信息在头脑中进行有效分析和整合。所以,“数学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思维体系建构的过程,其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将阅读与数学学科相融合,既能够体现数学学习的理论性,也能够凸显阅读学习的人文性,把数学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以此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从而也就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整体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数学阅读”的价值体系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把“数学阅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方面入手,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教学策略,进而将之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去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有关所讲授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选择合适的读物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等。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文本,创设生活化情境等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已知条件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则要让学生阅读数学知识点的背景文化或是某些数学家的故事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在数学相关阅读中让数学文化渗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让数学充满情感魅力和生命活力。其次,阅读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思维习惯,培养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再次,阅读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在数学学习中,通过“数学阅读”,学生从中可以主动获得信息、领会和理解数学知识,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能更好地体验到数学文化的过程。此外,“数学阅读”能够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别样的生命活力,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数学阅读”对于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中仍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这需要老师、学校、学生父母相互配合才能得以合理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老师在努力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了解每个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因地制宜、因人面异,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学生,从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形成更强烈的兴趣。爱上了“数学阅读”,也就能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