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周颖 闵智) 近年来,三穗县紧紧围绕提升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质量、强化驻村干部管理这一主线,持续深化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培育、保障四个方面的工作举措,锻造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的驻村帮扶干部队伍。
因村制宜精准配,做好驻村帮扶“选择题”。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对派驻村基本情况、帮扶需求等进行全面摸排和分析研判,提出需求清单。县委组织部会同县农业局、县乡村振兴局严把人选关,融合考虑中央、省、州、县、乡5级共234名选派干部年龄、专业等因素和78个派驻村实际需求,进行精准选派匹配,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实现了全县101个单位(部门)包保97个村(社区),做到有针对性的全覆盖。
明确职责严格考,做好帮扶成效“判断题”。明确帮扶单位和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职责任务,聚焦“一宣六帮”内容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将168名选派党员干部党组织关系转接至所驻村,定点或结对帮扶单位到村(社区)指导推动工作,帮助帮扶村(社区)解决问题。定期开展县、乡两级督导检查,对违反管理办法的选派干部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问责处理。建立“驻村工作实绩档案”和“负面问题清单”,健全完善“三按月”“四查一约谈”工作机制,督促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履行帮扶职责。
强化培育补短板,做好能力提升“填空题”。坚持选派单位具体负责、组织部门全程指导、接收乡(镇、街道)配合引导的方式,围绕中央、省委和州委最新工作要求、驻村工作纪律、民俗乡情村情等内容开展培训,帮助驻村干部吃透新精神,把握新机遇,用好新政策,学深悟透乡村振兴驻村各项帮扶任务,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指明方向,厘清思路。结合驻村帮扶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总结的新经验,集中开展持续性培训学习活动,进一步提升驻村干部应对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
落实保障强激励,做好作用发挥“综合题”。为每名派驻干部购买不低于100万元保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落实好每人每天不低于60元的生活补贴,每年至少组织参加健康体检1次,每月报销从单位驻地到帮扶点的往返交通费2次,做到“一人驻村、全单位帮扶”。充分利用各类线上线下新闻媒体平台,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驻村帮扶工作的好经验、驻村干部的好典型,适时选树优秀典型推荐到省、州,为驻村工作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广泛凝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