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08日

物理“递进式提问”的教学心得

○ 榕江县第一中学 朱梅园

学生要想物理成绩好,会解题是关键。怎样才会解题,只有通过自己尝试解题,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解题思维模式。一年来,通过对“递进式提问”教学的课题研究,发现“递进式提问”教学对提高学生成绩非常有帮助,特说说自己的感想。

一、方法特征

1.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真正“动”起来,由过去的等食者,变成了觅食者。

2.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利用多步骤教学手段,使学生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构建解题思维模式,学会解题。

3.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在通过自己或者团队合作动手解题、实现思维模式转化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进来,学习气氛高。

二、程序及思路

1.情境设疑,引出问题

教师依据难题中的知识设1—2个问,回顾旧知识,承上启下;再根据题目中物体的运动过程设置解题小问题,为学生的探究解题创设情境,搭建平台。

2.讨论解题方案

学生可以自己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书写正确的表达式;也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由各组的中心发言人陈述解题方案,师生共同论证。

3.完成解题,归纳结论

学生先自主解题,再找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根据上题的小问题引导着完成解题;也可以让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个组能又快又准确地完成任务。教师要把握全局,适时点拨,再指导学生对题目解题思路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物理解题思维,熟练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案。

4.及时布置课后作业,发现问题

教师布置一些针对性的课后习题,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理解;教师及时批改,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改正,达到能在相同问题中快速建模。

三、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准备阶段

教师要依据题目情境提出有层次性、针对性的小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小问题层层深入,达到解决题目的目的。

2.讨论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体是学生:通过学生间的争论、反驳和说理,突破重点和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解题的能力。老师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及时评价。

3.归纳总结阶段

学生利用“递进式提问”完成一个难题以后,再对做题步骤进行分析,步步深入探究,应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同时有利于训练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4.课后习题应用阶段

教师要在学生的解决课后习题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自己解题思维模式的能力。

四、教学体会

1.中等以下学生在心理上都觉得高中习题难,对解决物理题目缺乏信心,再加上掌握的知识不牢,对稍有难度的题目心理上起排斥作用,而“递进式提问”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把难题分解为多过程的简单题,让学生自主解题,推翻了心理错误的认识,让学生能解题,激发学习兴趣。

2.“递进式提问”模式较好地处理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客体(包括知识能力,思维和心理品质等)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又较好地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活力。

3.通过分解问题,学生自主完成习题,归纳并总结经验,应用经验解题,进而形成系统知识的完整体系,形成解题思维模式的设计。这样,不但发展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而且通过对试题探究及解题过程的乐趣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物理兴趣。

通过“递进式提问”教学,让学生理解知识,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同时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形成解题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递进式提问”的教学模式非常值得推广。

--> 2022-03-08 1 1 黔东南日报 c182114.html 1 物理“递进式提问”的教学心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