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宋启文) 近日,走进凯棠镇大坪村榜洞辣椒育苗基地,村民正在忙碌而有序的翻耕、开沟、消毒、拌细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大家正在抢抓时节育苗,丝毫没有松懈。
“为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村采用标准化、规模化辣椒育苗技术实施辣椒种植。村民在技术指导员的培训下,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全村大力推进农村‘三变 ’改革,流转土地100亩,育苗8个大棚,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 ’的运行模式,建立辣椒高效示范种植基地”大坪村支书梁继文说道。
据了解,大坪村从购种开始就已经签订了辣椒收购协议,供种企业销售“本地辣椒”特色品牌种子(已备案),并安排技术员实地到村级开展技术指导,从育种至辣椒采收全程提供科技支撑,并按照6元/公斤的保底价回收标准上市辣椒,全村建立了“产、供、销”一体的生产体系。
“在家门口,我可以自己务工就业,不用外出务工,每天也有100元的收入。现学会了辣椒标准种植技术,我自己另种有5亩辣椒地,大大提高了家里经济收入”村民王治勇说。
据悉,凯棠镇为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推进“酸汤”产业链发展,早安排、早部署,将生产任务分解到村到户,动员全镇掀起辣椒育苗热潮。此外,组织市科技特派员、镇农技人员做好技术培训、指导,推行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目前,全镇辣椒育苗42.5亩,可种植面积1700亩,丰产期预计产量可达2300吨,产值793.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