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远县舞阳镇联合街示范幼儿园 张海霞
幼儿素质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是学前教育的根本之一。音乐有益智的功能,有能集中注意力、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力的作用,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我们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一、布置充满音乐的环境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如果不注意听,人们也就无法把握音乐作品的形象和内容。”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够注意倾听音乐的良好环境,是培养幼儿学习音乐兴趣的重要方面。如秋天到了,笔者根据主题活动——秋天布置主题墙饰,将音乐教学中的歌曲《小树叶》贯穿其中,在活动中幼儿不由自主地转头去看他们喜欢的“树叶”,笔者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学唱歌,孩子们的情趣高涨,不一会就学会了歌曲,部分幼儿还能在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动作,趣味盎然地学会了新歌。
二、提供欣赏音乐的机会
灵敏的听觉是感知音乐的前提,教师一定要让幼儿从听觉入手,让幼儿多听,自己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因此,运用各种有趣的音乐手段来激发孩子听音乐的愿望,激起他们听音乐的兴趣,培养孩子听的习惯,从而分辨出音乐中的细微差别。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欣赏天地,感知音乐的美。笔者利用一日活动中洗手、进餐、午睡、离园等时间环节播放音乐,让孩子生活在音乐中,从中诱发孩子倾听音乐的兴趣。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欢音乐,音乐的种子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三、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音乐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于幼儿接受的乐曲,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欲望。如运动时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游戏时则选用活泼的钢琴曲和鲜明的节奏乐曲促使孩子们跃跃欲试,参与活动的兴致顿然提高。例如在给小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像小兔、小鸭、小花猫走路的声音,幼儿很快掌握了歌曲的基本节奏。可见,音乐的选材必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能让幼儿有切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
四、寓音乐教学于游戏中
“玩是幼儿的天性,好的音乐游戏能体现音乐的艺术性、抽象性、技术性。”教师可以在音乐游戏中将丰富的教育要求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接受和理解,使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中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例如音乐活动《春天在哪里》,可以以歌舞表演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体会春天的美,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把春天里盛开的花儿、露出头的小草和会唱歌的小黄鹂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事实上很多游戏中都存在或包含音乐的部分,如《丢手绢》,幼儿要在唱的过程中才能有趣地完成这个游戏。这些方式中的学习让幼儿不仅容易接受,而且还易于消化。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凡是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方式方法都可以进行尝试,一切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五、给幼儿自我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幼儿艺术教育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笔者利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给幼儿表现音乐的机会。在教学中,笔者充分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动力和自信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得到了发展。
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深厚的感情,让他们喜爱音乐融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