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3月15日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策略探究

○ 天柱县蓝田镇中心幼儿园 谭海萍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很大差异,从幼儿园到小学也是幼儿成长中的一个重大转型期。因此,如何抓好幼小衔接教育,对帮助幼儿平稳过渡,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教育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让其有能力、有自信,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幼小衔接应成为幼儿园、小学及家庭共同关注的工作。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需要各方主动合作,了解幼儿阶段及小学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相应的教育要求。教师和家长不仅需要共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而且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实现双向互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良条件。

二、注重幼儿的能力培养

幼小衔接、入学准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入学”准备要从“入园”开始,幼儿的能力准备十分重要。如小班幼儿能否听懂老师的要求,能否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中班幼儿能否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能否有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大班幼儿是否具有合作意识,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是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起来的。

1.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从幼儿生理发展规律看,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看,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能够把自己从周围环境中独立出来,更加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和影响。因此,幼儿时期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幼儿的发展。

2. 培养幼儿语言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是否善于交往,能否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不少幼儿因缺乏语言沟通、人际交往能力,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感到陌生不安,产生焦虑心理。因此,幼儿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建立让幼儿想说、敢说的语言环境,设计让幼儿学说、会说的语言教学活动,组织让幼儿主动说、多说的语言游戏,从而激发幼儿的交往兴趣,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提升幼儿的语言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理,替孩子解决问题,不如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并加以指导和鼓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满足幼儿“我自己做”的愿望,尊重幼儿自己做主的权利,创造宽松安全且充满爱的环境,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积极快乐地动手动脑、感知体验,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期又是萌生规则意识与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要在幼儿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帮助幼儿认识、理解和遵守规则,逐步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控能力。

三、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

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要积极转变家长陈旧的教育理念,使其认识到书本教育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而品格和兴趣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应该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时的内心和生活变化,并对孩子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分享,独自面对挫折,形成良好的独立能力。要为孩子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使其明白自己长大了,不应该再依靠父母,要独立接触新教师,结交新朋友,承担新的学习任务等。要调整孩子的生活规律,确保其按时起床、睡觉,形成一定的作息规律和时间观念,才能够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总之,幼儿园是学习的准备阶段,幼小衔接教育也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教育过程,做好幼小衔接,能够为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教育、适应新环境做好身心准备,也为其一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 2022-03-15 1 1 黔东南日报 c182739.html 1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策略探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