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文玉) 近几年来,我州认真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营造便民利企良好营商环境,以“三举措”打造营商环境“贵人服务”品牌。
——在形成共识中打造“贵人服务”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党中央“十四五”规划、国发〔2022〕2号文件指出优化营商环境要通过建设政府治理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和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推进。
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推动下,全省积极营造更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商务环境、社会环境,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建设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
州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塑造“贵人服务”品牌。《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打造一批行政审批的“单项冠军”和服务市场主体发展的“特色品牌”。
2019年以来,我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每年召开营商环境动员大会,每年印发实施相关工作方案,全面聚焦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
——在全生命周期服务中营造“五个环境”
营造更好的政务环境,让企业省心。我州、县(市)两级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已达100%。企业开办材料平均压减8.1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压减材料11.36分,审批时间压缩至40天内,“办理建筑许可”指标连续3年排名全省前三位。16个县(市)已实现不动产登记压减至受理、缴税、缴费领证3个环节以内,7个县完成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
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安心。将双随机检查结果和其他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结果统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进行社会公开。我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得到省政府激励通报。2021年“执行合同”指标全省第一。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等活动。
营造更好的商务环境,让企业放心。全州1个高新区、9个省级经开区、5个工业园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累计建成标准厂房近200万平方米,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超3万公里,2021年全州累计新增就业4.77万人,缴纳税费平均压缩时间15.11小时。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升级改造,开展远程异地评标。2021年8月开始试行政府采购项目按规定公开采购意向。凯里海关进口提前申报。纳税、获得用水2项指标连续3年排名全省前三位。
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让企业舒心。全州聘请非体制内社会人士为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占比59%以上。对 “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表扬先进民营企业100家、先进商协会组织44家。深入推进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9个国家级星创天地、2个省级科技孵化器、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3个省级众创空间、7个省级星创天地等科技孵化平台建设。
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让企业暖心。全面落实用电报装 “三零”“三省”服务和输配电价、销售电价政策。免费为新开办企业刻制印章4枚、免费为企业发放税务Ukey和免费邮寄送达服务、免费打复印等。着力开展承诺兑现专项行动。严格把关项目引进和执行项目引进事前评估及责任追究,认真摸清并确定项目所需资源、要素、政策、资金、审批特别是规划、土地、生态红线、基本农田、林地、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等落地必要条件。
——在换位角度中争当服务企业“店小二”
服务企业,靠前服务。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让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涉企审批、要素保障等方面公平公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对生产经营中存在行为不规范程度较轻的企业,以指导帮助、批评提醒、限期整改等方式,促进企业守法、规范经营,避免“以罚代管”。
服务企业,转换方式。时常检视是否存在只检查不服务、只等待不上门、只调研不解决问题。对企业反映的问题不设置障碍,引导企业找路子办法;对不符合条件的事项,不简单地打回票,想办法告诉企业怎么办;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事项,不一棒子打死直接否决,与企业一起研究新办法。
服务企业,五个不说。与企业服务接触中,把企业当自己人、贵人,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他们的所急所盼,设身处地地想、将心比心地办,不说“我不知道”、不说“这个不归我管”、不说“这事没找过我”、不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只考虑自己便利而给企业增加麻烦。